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8页
目录第8-12页
Contents第12-17页
绪论第17-29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7-21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21-25页
    三、研究的框架、思路与方法第25-27页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7-29页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保护第29-59页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第29-47页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第29-31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影响第31-34页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影响第34-36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第36-44页
        五、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与紧迫任务第44-47页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内涵与分类第47-51页
        一、自然资源的内涵第47-49页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第49-50页
        三、自然资源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50-51页
    第三节 生态危机与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第51-59页
        一、新世纪以来我国经历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第51-52页
        二、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带来的启示第52-53页
        三、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第53-56页
        四、完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第56-59页
第二章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基础第59-81页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的理论基础第59-66页
        一、所有权及其分类第59-61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权理论及其影响第61-65页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所有权的论述及其启示第65-66页
    第二节 民法语境下的国家所有权第66-72页
        一、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内涵第66-67页
        二、关于国家所有权的论争第67-69页
        三、民法语境下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内容第69-70页
        四、国家所有权的民法保护第70-72页
    第三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内涵与性质第72-76页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基本内涵第72-73页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辨析第73-75页
        三、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物权属性第75-76页
    第四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特征与法律效力第76-81页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特征第76-77页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效力第77-81页
第三章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第81-97页
    第一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利主体第81-85页
        一、“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蕴含第81-82页
        二、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者的意义第82-84页
        三、代表国家统一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政府第84-85页
    第二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利客体第85-91页
        一、自然资源的“物”之特征第85-87页
        二、自然资源的“物”之属性第87页
        三、自然资源的“物”之范围第87-91页
    第三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利内容第91-97页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积极权能第91-95页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消极权能第95-96页
        三、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能不包括管理权第96-97页
第四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实践第97-123页
    第一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第97-105页
        一、从权利归属模式的比较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优越性第97-99页
        二、从其他国家的制度设计看选择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普遍性第99-101页
        三、从土地归属的制度演进看我国选择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必然性第101-103页
        四、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看我国选择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时代意义第103-105页
    第二节 中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现状分析第105-119页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立法现状第105-110页
        二、三种类型自然资源的立法现状第110-118页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立法完善第118-119页
    第三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现实困境第119-123页
        一、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者的“虚位”第119-120页
        二、国家的自然资源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第120-121页
        三、自然资源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第121-122页
        四、自然资源权益流转机制不通畅第122-123页
第五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运行机制第123-163页
    第一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运行的指导思想第123-138页
        一、维护生态安全,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123-126页
        二、维护环境正义,促进自然资源的公平利用第126-132页
        三、规范国家自然资源权利的行使,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第132-134页
        四、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各自作用第134-136页
        五、完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让更多的主体共享自然资源成果第136-138页
    第二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家自然资源权益保障制度之完善第138-147页
        一、合理区分自然资源类型,落实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第139-142页
        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区域功能规划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142-143页
        三、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第143-145页
        四、健全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国家自然资源权益的司法救济途径第145-147页
    第三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之完善第147-154页
        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纠纷的典型案例分析第147-149页
        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制度第149-151页
        三、完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流转制度第151-153页
        四、完善同一自然资源上存在数个用益物权的权利运行机制第153-154页
    第四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侵犯自然资源权益的法律责任制度之完善第154-163页
        一、侵犯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典型事件分析第154-156页
        二、环境侵权纠纷的典型案例分析第156-157页
        三、完善侵犯自然资源权益法律责任制度的具体建议第157-163页
结语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7页
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第177-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个人简历第181-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香类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