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一、大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模型的建立 | 第15-31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5-22页 |
1.1.1 实验对象 | 第15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15页 |
1.1.3 实验器材 | 第15-16页 |
1.1.4 手术方法 | 第16-17页 |
1.1.5 离体甲状旁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第17-18页 |
1.1.6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染色 | 第18-19页 |
1.1.7 大鼠术后一般情况观察 | 第19页 |
1.1.8 血清钙及PTH测定 | 第19-22页 |
1.2 结果 | 第22-27页 |
1.2.1 手术情况 | 第22-23页 |
1.2.2 切除组织病理染色 | 第23-24页 |
1.2.3 切除组织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 第24页 |
1.2.4 一般情况改变 | 第24-25页 |
1.2.5 血钙及PTH变化 | 第25-27页 |
1.3 讨论 | 第27-30页 |
1.4 小结 | 第30-31页 |
二、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表达PTH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 第31-66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1-54页 |
2.1.1 实验对象 | 第31-32页 |
2.1.2 试剂及试剂盒 | 第32-33页 |
2.1.3 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 第33-34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2.1.5 实验方法 | 第35-54页 |
2.2 结果 | 第54-61页 |
2.2.1 质粒的鉴定 | 第54-56页 |
2.2.2 大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 | 第56-57页 |
2.2.3 大鼠间充质干细胞Furin蛋白酶表达分析 | 第57-58页 |
2.2.4 慢病毒感染大鼠间充质干细胞 | 第58-61页 |
2.3 讨论 | 第61-64页 |
2.4 小结 | 第64-66页 |
三、间充质干细胞基因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实验研究 | 第66-82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66-70页 |
3.1.1 实验对象 | 第66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66页 |
3.1.3 实验器材 | 第66-67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67-70页 |
3.2 结果 | 第70-76页 |
3.2.1 PTH 基因修饰的 MSCs制备 | 第70-72页 |
3.2.2 一般情况观察及生存时间 | 第72页 |
3.2.3 血清钙及PTH变化 | 第72-75页 |
3.2.4 PTH基因体内表达情况 | 第75-76页 |
3.3 讨论 | 第76-82页 |
全文结论 | 第8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4-95页 |
附录 | 第95-96页 |
综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进展 | 第96-10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个人简历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