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控制系统行为机理协同建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1.2.1 IVHM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1.2.2 健康管理系统仿真环境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飞行器系统健康评估技术现状 | 第18-20页 |
1.2.4 飞控系统的综合健康管理 | 第20-2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飞控系统的健康管理与健康建模框架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飞控系统组件电路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2.2.1 飞控系统电路组件结构分类 | 第26-27页 |
2.2.2 飞控系统组件电路信号测试 | 第27-28页 |
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健康行为建模 | 第28-34页 |
2.3.1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第29-31页 |
2.3.2 健康行为建模原理 | 第31-32页 |
2.3.3 行为模型动态特性分析原理 | 第32-34页 |
2.4 飞控系统健康建模方案设计 | 第34-37页 |
2.4.1 组件级健康建模方案设计 | 第34-36页 |
2.4.2 系统级健康建模方案设计 | 第36-37页 |
2.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舵机健康分析与建模 | 第38-55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舵机功能模型 | 第38-41页 |
3.3 舵机的模型辨识激励信号设计 | 第41-42页 |
3.4 基于电路仿真的舵机健康模型 | 第42-46页 |
3.4.1 舵机组件的健康仿真模型 | 第43-45页 |
3.4.2 基于电路仿真的舵机健康行为建模 | 第45-46页 |
3.5 基于健康模型的舵机健康分析 | 第46-54页 |
3.5.1 某舵机模型的故障树分析 | 第46-47页 |
3.5.2 舵机仿真模型的健康行为分析 | 第47-49页 |
3.5.3 不同健康模式下舵机健康行为仿真 | 第49-54页 |
3.6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飞控计算机健康分析与建模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飞控计算机功能模型 | 第55-58页 |
4.2.1 嵌入式系统特点 | 第55-56页 |
4.2.2 飞控计算机功能及结构组成 | 第56-58页 |
4.3 基于信号分析的飞控计算机模型辨识 | 第58-60页 |
4.3.1 飞控计算机的相关信号分析 | 第58-59页 |
4.3.2 飞控计算机模型辨识激励信号 | 第59-60页 |
4.4 基于电路仿真的飞控计算机健康建模 | 第60-64页 |
4.4.1 飞控计算机电路仿真模型 | 第60-62页 |
4.4.2 基于电路仿真的健康行为建模 | 第62-64页 |
4.5 基于健康模型的飞控计算机组件健康分析 | 第64-68页 |
4.5.1 飞控计算机仿真模型的健康行为分析 | 第64-65页 |
4.5.2 不同健康模式下飞控计算机健康行为仿真 | 第65-68页 |
4.6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飞行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健康建模与管理 | 第69-91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飞行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健康分析 | 第69-75页 |
5.2.1 健康模式和影响分析 | 第70-72页 |
5.2.2 系统健康环境分析 | 第72-75页 |
5.3 系统级健康仿真与管理平台 | 第75-82页 |
5.3.1 飞控系统的系统级健康仿真平台 | 第75-79页 |
5.3.2 飞控系统的系统级健康管理 | 第79-82页 |
5.4 某飞控系统的健康行为机理协同仿真 | 第82-90页 |
5.4.1 某飞行器 6DOF运动仿真模型 | 第82-85页 |
5.4.2 系统级健康建模与仿真 | 第85-90页 |
5.5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4页 |
6.1 工作总结和创新点 | 第91-93页 |
6.1.1 工作总结 | 第91-92页 |
6.1.2 创新点 | 第92-93页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