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2 聚乙烯醇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3 光致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金纳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 第10-12页 |
1.3 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形状记忆聚合物形状记忆机理 | 第13-14页 |
1.3.2 热、电、磁驱动纳米形状记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第14-16页 |
1.3.3 光致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微流体器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21-26页 |
2.1 实验主要药品及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3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 第22-25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2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第22页 |
2.3.3 Zeta电位分析 | 第22-23页 |
2.3.4 表面增强拉曼分析 | 第23页 |
2.3.5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 第23页 |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4页 |
2.3.7 热重分析 | 第24页 |
2.3.8 差热分析 | 第24页 |
2.3.9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第24-25页 |
2.3.10 红外热像分析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第26-37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Frens法制备金纳米颗粒 | 第26-28页 |
3.3 金纳米颗粒的性能表征 | 第28-34页 |
3.3.1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第28-30页 |
3.3.2 Zeta电位分析 | 第30-32页 |
3.3.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分析 | 第32-33页 |
3.3.4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3.4 金纳米颗粒的光热效应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PVA/Au NPs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37-53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 | 第37-40页 |
4.2.1 PVA的醇醛缩合反应 | 第37-38页 |
4.2.2 PVA SMP的制备 | 第38-39页 |
4.2.3 PVA/Au NPs SMPC的制备 | 第39-40页 |
4.3 PVA/Au NPs SMPC性能表征 | 第40-48页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0-41页 |
4.3.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41-42页 |
4.3.3 热重及差热分析 | 第42-46页 |
4.3.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4.4 PVA/Au NPs SMPC光致驱动性能研究 | 第48-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基于PVA/Au NPs SMPC的微流体器件应用 | 第53-59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微流体器件的设计与组装 | 第53-56页 |
5.3 微流体器件的光致驱动测试 | 第56-57页 |
5.4 光致驱动PVA/Au NPs SMPC微流体器件的潜在应用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