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第14-15页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26页
    2.1 相关概念第16-21页
        2.1.1 人口承载力第16-18页
        2.1.2 扶贫攻坚第18-19页
        2.1.3 生态恶化型贫困第19-20页
        2.1.4 贫困的标准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6页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第21-22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2.2.3 比较优势理论第23页
        2.2.4 适度人口理论第23-24页
        2.2.5 发展经济与人口转变理论第24-26页
3 国内外扶贫攻坚的经验借鉴第26-32页
    3.1 国外的反贫困经验第26-28页
    3.2 国内的扶贫攻坚经验第28-30页
    3.3 对比分析第30-32页
        3.3.1 政府对贫困问题的介入与干预是消除与减少贫困的重要保障第30页
        3.3.2 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与减贫的关系第30-31页
        3.3.3 政府提供直接面向贫困者的基本生存保障是贫困消除的基本前提第31页
        3.3.4 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第31-32页
4 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片区贫困问题分析第32-49页
    4.1 概述第32-37页
    4.2 现状第37-40页
        4.2.1 开发措施第37-38页
        4.2.2 开发成效第38-40页
    4.3 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的SWOT分析第40-49页
        4.3.1 优势第40-43页
        4.3.2 劣势第43-45页
        4.3.3 机遇第45-47页
        4.3.4 挑战第47-48页
        4.3.5 对策分析第48-49页
5 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片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分析第49-63页
    5.1 人口、粮食产量与农民纯收入预测第49-52页
    5.2 人口承载力标准第52页
    5.3 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片区人口承载能力第52-57页
    5.4 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第57-63页
        5.4.1 土地数量与人口承载力第58-59页
        5.4.2 产业结构与人口承载力第59-61页
        5.4.3 生态环境与人口承载力第61页
        5.4.4 基础条件与人口承载力第61-63页
6 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对策建议第63-75页
    6.1 主要政策措施第63-64页
        6.1.1 完善财政政策第63页
        6.1.2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第63-64页
    6.2 完善扶贫机制第64-66页
        6.2.1 创新扶贫机制第64页
        6.2.2 建立开放的合作机制第64-65页
        6.2.3 落实“挂包帮”“转走访”长效机制第65页
        6.2.4 产业扶贫促进就业第65-66页
    6.3 进行生态重建第66-71页
        6.3.1 生态环境的恢复第66-67页
        6.3.2 兼顾经济效益第67-69页
        6.3.3 人口素质的提高第69-70页
        6.3.4 环境保护措施第70-71页
    6.4 考虑异地搬迁第71-72页
        6.4.1 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居民自愿第71-72页
        6.4.2 做好搬迁的善后工作第72页
    6.5 科技措施第72-73页
    6.6 人力资源措施第73页
    6.7 其他产业带动第73-75页
7 结论与总结第75-76页
    7.1 研究结论第75页
    7.2 研究不足第75页
    7.3 后续研究的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件:人口承载力分析的GM(1,1)模型第7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动态与周围不同环境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