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的改良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 1.1.1 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 第10页 |
| 1.1.2 高速铁路的路基特点 | 第10-11页 |
| 1.2 路基填料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铁路路基填料的分类 | 第11-12页 |
| 1.2.2 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 | 第12-13页 |
| 1.3 路基填料改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4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改良材料机理分析 | 第17-23页 |
| 2.1 生石灰改良黄土机理 | 第17-19页 |
| 2.2 矿渣粉改良黄土机理 | 第19-20页 |
| 2.3 脱硫石膏改良黄土机理 | 第20-21页 |
| 2.4 联合改良黄土机理 | 第21-23页 |
| 3 黄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 第23-35页 |
| 3.1 原状黄土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 第23-30页 |
| 3.1.1 原状黄土的物理性质 | 第23-24页 |
| 3.1.2 液塑限试验 | 第24-25页 |
| 3.1.3 击实试验 | 第25-26页 |
| 3.1.4 压缩特性试验 | 第26-28页 |
| 3.1.5 抗剪强度试验 | 第28-29页 |
| 3.1.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第29页 |
| 3.1.7 湿陷性试验 | 第29-30页 |
| 3.2 重塑黄土的力学特性 | 第30-34页 |
| 3.2.1 固结压缩试验 | 第31页 |
| 3.2.2 三轴剪切试验 | 第31-32页 |
| 3.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第32-33页 |
| 3.2.4 湿陷性试验 | 第33-34页 |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 4 改良黄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 第35-64页 |
| 4.1 改性材料与配合比的选择 | 第35-36页 |
| 4.2 矿渣粉为 20%的改良黄土的力学特性 | 第36-58页 |
| 4.2.1 液塑限试验 | 第36-38页 |
| 4.2.2 改良土的击实试验 | 第38-41页 |
| 4.2.3 改良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 第41-45页 |
| 4.2.4 改良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第45-50页 |
| 4.2.5 改良黄土的压缩特性试验 | 第50-53页 |
| 4.2.6 改良黄土的湿陷性试验 | 第53-54页 |
| 4.2.7 改良黄土的浸水试验 | 第54-58页 |
| 4.3 矿渣粉为 10%的改良黄土的力学特性 | 第58-62页 |
| 4.3.1 三轴剪切试验 | 第58-59页 |
| 4.3.2 无侧限强度试验 | 第59-61页 |
| 4.3.3 浸水试验 | 第61-62页 |
| 4.4 小结 | 第62-64页 |
| 5 无砟轨道路基沉降的数值分析 | 第64-75页 |
| 5.1 路基沉降机理 | 第64-65页 |
| 5.2 路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 第65页 |
| 5.3 高速铁路路堤有限元模型 | 第65-69页 |
| 5.3.1 Midas/GTS软件介绍 | 第65-66页 |
| 5.3.2 高速铁路路堤的几何参数 | 第66-67页 |
| 5.3.3 高速铁路路堤的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9-74页 |
| 5.5 小结 | 第74-75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5-78页 |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