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第Ⅴ族元素有机化合物论文--磷有机化合物论文

高纯二烷基次膦酸的合成及其稀土萃取分离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8-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3页
    1.1 溶剂萃取的发展第12页
    1.2 稀土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稀土简介第12-13页
        1.2.2 我国稀土资源简况第13页
    1.3 稀土萃取剂发展概况第13-18页
        1.3.1 膦酸脂类第14-15页
        1.3.2 二烷基次膦酸类第15-17页
        1.3.3 中性膦类第17-18页
    1.4 二烷基次膦酸合成方法概述第18-19页
        1.4.1 格氏试剂-亚磷酸酯法第18页
        1.4.2 自由基加成法第18-19页
    1.5 TRPO合成方法概述第19-20页
        1.5.1 烯烃-膦法第19-20页
        1.5.2 烷基碘膦络合物水解法第20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第20-23页
        1.6.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1.6.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3 本论文创新点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3-27页
    2.1 实验主要试剂第23-24页
    2.2 仪器设备第24页
    2.3 表征及测试手段第24-26页
        2.3.1 萃取剂结构表征第24-25页
        2.3.2 离子浓度测试(ICP-AES)第25页
        2.3.3 密度及表面张力测定第25-26页
    2.4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4.1 萃取实验第26页
        2.4.2 反萃实验第26-27页
第三章 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HTMPA)的合成及表征第27-33页
    3.1 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优化第27-28页
    3.2 合成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新方法第28-29页
    3.3 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HTMPA)的表征第29-32页
        3.3.1 IR表征第29-30页
        3.3.2 NMR及MS表征第30-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HEHPA)的合成及表征第33-39页
    4.1 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的合成第33-35页
        4.1.1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第34-35页
        4.1.2 不同滴加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第35页
    4.2 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的提纯第35-36页
    4.3 二(2-乙基己基)次膦酸的表征第36-38页
        4.3.1 IR的表征第36-37页
        4.3.2 NMR及MS表征第37-38页
    4.4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三烷基氧化膦(TRPO)合成探索第39-45页
    5.1 三烷基氧化膦的合成第39-41页
        5.1.1 原料配比影响第40-41页
        5.1.2 不同滴加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第41页
    5.2 三烷基氧化膦提纯第41-42页
    5.3 三烷基氧化膦的表征第42-44页
        5.3.1 IR表征第42-43页
        5.3.2 NMR及MS表征第43-44页
    5.4 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HTMPA、HEHPA性能研究第45-59页
    6.1 密度及表面张力第45页
    6.2 萃取剂在不同稀释剂中的溶解性第45-46页
    6.3 硝酸体系下对Er(Ⅲ)、Tm(Ⅲ)、Yb(Ⅲ)、Lu(Ⅲ)萃取性能研究第46-53页
        6.3.1 PH对萃率的影响第46-47页
        6.3.2 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第47-48页
        6.3.3 相比对萃取率的影响第48-49页
        6.3.4 最佳条件下萃取剂的最大负载量第49页
        6.3.5 反萃酸度对反萃率的影响第49-50页
        6.3.6 分离性能第50-52页
        6.3.7 TRPO的协萃作用第52-53页
    6.4 萃取机理研究第53-58页
        6.4.1 HTMPA萃取机理第54-56页
        6.4.2 HEHPA萃取机理第56-58页
    6.5 小结第58-5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7.1 研究工作结论第59-60页
    7.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重金属浸银渣无害化处理的工艺研究
下一篇:膨润土/壳聚糖/PVA膜性能及其保鲜芒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