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纳米材料 | 第11-13页 |
1.3 纳米铁氧体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和应用 | 第13-23页 |
1.3.1 尖晶石铁氧体的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1.3.2 纳米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第14-18页 |
1.3.2.1 物理法 | 第15页 |
1.3.2.2 化学法 | 第15-18页 |
1.3.3 纳米铁氧体材料的应用 | 第18-23页 |
1.3.3.1 磁吸附剂 | 第18-19页 |
1.3.3.2 光催化降解和光解水 | 第19页 |
1.3.3.3 电化学应用 | 第19-20页 |
1.3.3.4 气体传感器 | 第20-21页 |
1.3.3.5 电磁微波吸收 | 第21-23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多孔ZnFe_2O_4纳米球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5-41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过程及结果表征 | 第26-34页 |
2.2.1 药品与仪器 | 第26-27页 |
2.2.1.1 药品及试剂 | 第26页 |
2.2.1.2 实验仪器与技术指标 | 第26-27页 |
2.2.2 多孔铁酸锌纳米球的制备 | 第27-29页 |
2.2.3 材料的表征 | 第29-34页 |
2.2.3.1 不同实验变量下产物的表征 | 第29-31页 |
2.2.3.2 最佳实验条件产物表征 | 第31-34页 |
2.3 多孔ZnFe_2O_4纳米球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探究 | 第34-40页 |
2.3.1 电极的制备 | 第34-35页 |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5-40页 |
2.3.2.1 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35页 |
2.3.2.2 充放电曲线测试 | 第35-36页 |
2.3.2.3 循环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2.3.2.4 倍率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2.3.2.5 电化学阻抗分析(EIS) | 第38-39页 |
2.3.2.6 大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2.3.2.7 循环后的SEM和TEM测试 | 第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NiFe_2O_4微米棒及其复合物的合成和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过程及结果表征 | 第42-49页 |
3.2.1 药品与试剂 | 第42-43页 |
3.2.2 实验仪器及技术指标 | 第43页 |
3.2.3 材料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4 材料的表征 | 第44-49页 |
3.2.4.1 XRD表征 | 第44-45页 |
3.2.4.2 TG表征 | 第45-46页 |
3.2.4.3 Raman表征 | 第46页 |
3.2.4.4 SEM表征 | 第46-47页 |
3.2.4.5 TEM和HRTEM表征 | 第47-48页 |
3.2.4.6 磁性表征 | 第48-49页 |
3.3 NiFe_2O_4和NiFe_2O_4@PPy复合物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 | 第49-53页 |
3.3.1 介电常数的分析 | 第50页 |
3.3.2 磁导率的分析 | 第50-51页 |
3.3.3 损失角正切值的分析 | 第51-52页 |
3.3.4 反射损失测试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70页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