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 1.2 项目的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某中性浸出地浸采铀工程概况 | 第17-21页 | 
| 2.1 井场工艺流程 | 第17-18页 | 
| 2.2 注液与集液系统 | 第18页 | 
| 2.3 水冶工艺 | 第18-21页 | 
| 第3章 CO_2+O_2原地浸出采铀工程供气系统危险性分析 | 第21-33页 | 
| 3.1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概述 | 第21-22页 | 
| 3.2 某铀矿CO_2+O_2原地浸出采铀供气系统简介 | 第22-25页 | 
| 3.2.1 供二氧化碳系统工艺 | 第22-23页 | 
| 3.2.2 供氧系统工艺 | 第23-25页 | 
| 3.3 基于HAZOP的供气系统危险性分析 | 第25-30页 | 
| 3.3.1 分析过程 | 第25-26页 | 
| 3.3.2 供气系统HAZOP分析 | 第26-28页 | 
| 3.3.3 供气系统及管线现有安全措施 | 第28-30页 | 
| 3.4 供气系统安全距离分析 | 第30-31页 | 
| 3.5 结论与建议 | 第31-33页 | 
| 第4章 水冶车间安全评价 | 第33-43页 | 
| 4.1 水冶车间水冶工艺流程简介 | 第33页 | 
| 4.2 水冶车间存在的危险因素 | 第33-35页 | 
| 4.3 水冶工艺故障假设分析 | 第35-39页 | 
| 4.3.1 故障分析方法简介 | 第35-36页 | 
| 4.3.2 水冶工艺流程故障假设分析 | 第36-39页 | 
| 4.4 水冶车间基本安全措施 | 第39-42页 |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地浸矿山水冶车间通风安全分析 | 第43-51页 | 
| 5.1 国内外通风现状 | 第43页 | 
| 5.2 水冶车间存在的辐射及其来源 | 第43-44页 | 
| 5.3 通风量的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 5.3.1 计算散入空气中氡气量来确定通风量 | 第44页 | 
| 5.3.2 通过换气次数来确定通风量 | 第44-45页 | 
| 5.4 实例分析 | 第45-47页 | 
| 5.4.1 计算散入空气中的氡气量来确定通风量 | 第45页 | 
| 5.4.2 换气次数的方法来确定通风量 | 第45-46页 | 
| 5.4.3 通风安全分析 | 第46-47页 | 
| 5.5 小结 | 第47-5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6.1 结论 | 第51页 |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