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P2P业务案例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0.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 0.3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0.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 1 陆金所P2P业务案例介绍 | 第14-25页 |
| 1.1 陆金所P2P业务产生背景 | 第14-17页 |
| 1.1.1 行业背景 | 第14-15页 |
| 1.1.2 平安集团确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战略 | 第15-17页 |
| 1.2 陆金所P2P业务产品概况 | 第17-22页 |
| 1.2.1 产品类型 | 第17-18页 |
| 1.2.2 产品交易金额 | 第18-20页 |
| 1.2.3 业务流程 | 第20-21页 |
| 1.2.4 盈利方式 | 第21-22页 |
| 1.2.5 债权转让方式 | 第22页 |
| 1.3 陆金所P2P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2-25页 |
| 1.3.1 法律风险 | 第22-23页 |
| 1.3.2 信用风险 | 第23-24页 |
| 1.3.3 流动性风险 | 第24-25页 |
| 2 陆金所P2P业务模式分析 | 第25-41页 |
| 2.1 集团化经营 | 第25-27页 |
| 2.2 担保模式分析 | 第27-29页 |
| 2.3 债权转让模式分析 | 第29-32页 |
| 2.3.1 债权转让模式的特点 | 第29-31页 |
| 2.3.2 债权转让模式的成效 | 第31-32页 |
| 2.4 陆金所P2P业务的对比分析 | 第32-41页 |
| 2.4.1 与银行系P2P网贷平台的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 2.4.2 与民营系P2P网贷平台的对比分析 | 第35-41页 |
| 3 对策建议 | 第41-44页 |
| 3.1 建立并完善P2P业务的信用评级机制 | 第41-42页 |
| 3.2 提高平台开放度 | 第42-43页 |
| 3.3 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