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CO_2浓度升高对藻类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温度升高对藻类影响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栅藻诱导型防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CO_2浓度升高对斜生栅藻诱导型防御的影响 | 第16-3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19页 |
2.2.1 斜生栅藻和大型溞培养 | 第1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3 生长和形态观察 | 第17页 |
2.2.4 可溶性碳含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2.2.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第18页 |
2.2.6 透射电镜制作与观察 | 第18页 |
2.2.7 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19-32页 |
2.3.1 CO_2浓度升高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 第19-21页 |
2.3.2 CO_2浓度升高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 | 第21-24页 |
2.3.3 CO_2升高对培养基pH和可溶性碳含量的影响 | 第24-27页 |
2.3.4 CO_2升高对斜生栅藻光合活性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5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0-32页 |
2.4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温度和CO_2升高对斜生栅藻诱导型防御群体的影响 | 第33-46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3.2.1 斜生栅藻和大型溞培养 | 第33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3 生长和形态分析 | 第34页 |
3.2.4 斜生栅藻形态观察 | 第34页 |
3.2.5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3.3.1 斜生栅藻的形态变化 | 第35-36页 |
3.3.2 温度和CO_2升高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3 温度和CO_2升高对斜生栅藻群体形成的影响 | 第38-44页 |
3.4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61页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