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连通支配集的拓扑控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3 主要工作第12-13页
    1.4 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拓扑控制算法第15-28页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第15-16页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16-17页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第17-20页
        2.3.1 网络结构第17-19页
        2.3.2 节点组成第19页
        2.3.3 协议栈第19-20页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环境第20-22页
    2.5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第22-27页
        2.5.1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技术概述第22页
        2.5.2 拓扑控制技术分类第22-23页
        2.5.3 经典拓扑控制算法第23-26页
        2.5.4 连通支配集理论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连通支配集的TE-CDS算法第28-40页
    3.1 系统模型第28-30页
        3.1.1 网络模型第28页
        3.1.2 相关定义第28-29页
        3.1.3 通信模型第29-30页
    3.2 TE-CDS算法第30-34页
        3.2.1 算法设计思想第30页
        3.2.2 距离同向角第30-31页
        3.2.3 节点通信半径第31-33页
        3.2.4 节点权值的计算第33-34页
    3.3 算法描述第34-36页
    3.4 实验与分析第36-39页
        3.4.1 信息发送量分析第36-37页
        3.4.2 能量消耗分析第37-38页
        3.4.3 平均延迟时间分析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基于TE-CDS的拓扑维护策略第40-51页
    4.1 算法基本思想第40-41页
    4.2 拓扑维护策略第41-47页
        4.2.1 节点分区第41-42页
        4.2.2 节点失效第42-46页
        4.2.3 新节点的加入第46-47页
    4.3 实验与分析第47-50页
        4.3.1 连通支配集规模第48页
        4.3.2 节点信息发送量第48-49页
        4.3.3 节点能量消耗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工作总结第51-52页
    5.2 工作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荀子的管理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