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峡谷桥位风场现场实测与数值分析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工程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工程背景 | 第12页 |
1.2.2 工程意义 | 第12-13页 |
1.3 风对大跨度桥梁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 桥位风环境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第15-16页 |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5.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自然风特性研究方法 | 第17-24页 |
2.1 前言 | 第17-18页 |
2.2 自然风特性 | 第18-20页 |
2.2.1 平均风特性 | 第18-19页 |
2.2.2 脉动风特性 | 第19-20页 |
2.3 桥位风环境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0-23页 |
2.3.1 桥位风环境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3.2 桥位风环境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桥位风环境数值模拟计算 | 第24-46页 |
3.1 概述 | 第24页 |
3.2 桥位地形的获取 | 第24-26页 |
3.3 ICEM网格划分技术 | 第26-28页 |
3.3.1 ICEM软件介绍 | 第26页 |
3.3.2 网格技术与网格选择 | 第26-27页 |
3.3.3 网格生成 | 第27-28页 |
3.4 FLUENT数值求解 | 第28-31页 |
3.4.1 概述 | 第28页 |
3.4.2 FLUENT数值求解技术线路 | 第28-29页 |
3.4.3 数值求解方法分类与选择 | 第29-30页 |
3.4.4 边界条件 | 第30页 |
3.4.5 求解参数设置及计算模型选择 | 第30页 |
3.4.6 计算工况 | 第30-31页 |
3.5 FLUENT后处理 | 第31-45页 |
3.5.1 风攻角及风向角 | 第31-32页 |
3.5.2 风速放大系数 | 第32页 |
3.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3.5.4 不同工况下水平风速分布对比 | 第42-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6.1 桥轴向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页 |
3.6.2 沿桥轴每1/8跨风剖面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第4章 桥位风场实测研究 | 第46-69页 |
4.1 前言 | 第46页 |
4.2 观测仪器及数据分析系统 | 第46-49页 |
4.2.1 观测仪器 | 第46-48页 |
4.2.2 数据分析系统 | 第48页 |
4.2.3 数据获取技术线路 | 第48-49页 |
4.3 桥位处基本风速确定 | 第49-51页 |
4.3.1 风速极值的重现期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4.4 实测风场参数计算分析 | 第51-55页 |
4.4.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51页 |
4.4.2 数据的计算原理 | 第51-55页 |
4.5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 第55-67页 |
4.5.1 引言 | 第55页 |
4.5.2 平均风特性分析 | 第55页 |
4.5.3 平均风速 | 第55-62页 |
4.5.4 脉动风特性分析 | 第62-66页 |
4.5.5 功率谱 | 第66-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A (沿桥轴线方向数值分析结果) | 第76-88页 |
附录B (沿桥跨每隔1/8跨度计算结果) | 第88-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