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波酸处理的玉米秸秆超声辅助酶解糖化效果研究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生物炼制技术 | 第14页 |
1.2.2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特性 | 第14-15页 |
1.2.3 秸秆类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 第15-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3.3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微波辅助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结构的影响 | 第21-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验仪器 | 第21页 |
2.1.3 玉米秸秆微波辅助酸处理试验方案 | 第21页 |
2.1.4 测试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2.2.1 超景深显微镜分析 | 第22-23页 |
2.2.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6页 |
2.2.3 X衍射分析 | 第26-27页 |
2.2.4 热重分析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微波辅助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糖化效果的影响 | 第29-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试验仪器 | 第29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3.2.1 微波功率对玉米秸秆水解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酸浓度对玉米秸秆水解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3 反应时间对玉米秸秆水解的影响 | 第31页 |
3.3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酸预处理玉米秸秆 | 第31-36页 |
3.3.1 试验结果 | 第31页 |
3.3.2 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 第31-36页 |
3.4 微波辅助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工艺优化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玉米秸秆超声波辅助酶解糖化效果的研究 | 第39-51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4.1.1 试验原料 | 第39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4.2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9页 |
4.3 试验方案 | 第39-40页 |
4.3.1 玉米秸秆超声波辅助酶解糖化单因素试验 | 第39页 |
4.3.2 响应面试验 | 第39-40页 |
4.3.3 优化与试验验证 | 第40页 |
4.3.4 超声波酶解对玉米秸秆结晶度的影响 | 第40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4.4.1 单因素实验 | 第40-43页 |
4.4.2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酸预处理玉米秸秆 | 第43-47页 |
4.4.3 玉米秸秆超声波辅助酶解优化实验 | 第47页 |
4.5 超声波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5.2 讨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