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4-15页 |
| 第2章 基础知识 | 第15-27页 |
| 2.1 数学相关知识 | 第15-17页 |
| 2.1.1 正态随机向量 | 第15页 |
| 2.1.2 矩阵论 | 第15-17页 |
| 2.2 凸优化理论 | 第17-22页 |
| 2.2.1 凸集与凸函数 | 第17-18页 |
| 2.2.2 凸优化的定义 | 第18-19页 |
| 2.2.3 Lagrange对偶函数 | 第19-20页 |
| 2.2.4 KKT条件 | 第20-21页 |
| 2.2.5 舒尔补 | 第21页 |
| 2.2.6 半定规划 | 第21-22页 |
| 2.3 信息论 | 第22-25页 |
| 2.3.1 熵的定义 | 第22-23页 |
| 2.3.2 条件熵与联合熵 | 第23-24页 |
| 2.3.3 互信息 | 第24-25页 |
| 2.3.4 多个随机变量下的互信息 | 第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3章 基于MI和MMSE准则的MIMO雷达传统波形设计方法 | 第27-43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双基地MIMO雷达信号模型 | 第27-28页 |
| 3.3 基于最大化互信息准则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28-36页 |
| 3.3.1 数学模型 | 第29-33页 |
| 3.3.2 仿真分析 | 第33-36页 |
| 3.4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36-41页 |
| 3.4.1 数学模型 | 第36-40页 |
| 3.4.2 仿真分析 | 第40-4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4章 基于相对熵准则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研究 | 第43-55页 |
| 4.1 引言 | 第43页 |
| 4.2 信号模型 | 第43页 |
| 4.3 基于相对熵准则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43-54页 |
| 4.3.1 算法推导 | 第43-49页 |
| 4.3.2 仿真分析 | 第49-5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基于CSLS和SLS准则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方法研究 | 第55-65页 |
| 5.1 引言 | 第55页 |
| 5.2 信号模型 | 第55页 |
| 5.3 基于CSLS准则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55-59页 |
| 5.3.1 算法推导 | 第55-58页 |
| 5.3.2 仿真分析 | 第58-59页 |
| 5.4 基于SLS准则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 | 第59-63页 |
| 5.4.1 算法推导 | 第59-61页 |
| 5.4.2 仿真分析 | 第61-6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总结 | 第65-66页 |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