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1-13页 |
| 1.1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2 研究现状 | 第13-25页 |
| 2.1 关于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2.1.1 留守中学生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 2.1.2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2.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 2.2 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 | 第15-18页 |
| 2.2.1 自我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 2.2.2 自我概念的结构 | 第16-17页 |
| 2.2.3 自我概念的发展 | 第17页 |
| 2.2.4 自我概念的测量 | 第17-18页 |
| 2.3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 第18-21页 |
| 2.3.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第18-19页 |
| 2.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9-20页 |
| 2.3.3 心理健康的诊断方法 | 第20-21页 |
| 2.4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2.4.1 国外的研究 | 第21页 |
| 2.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2.5 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2.5.1 国外的研究 | 第22-23页 |
| 2.5.2 国内的研究 | 第23页 |
| 2.6 自我概念、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三者关系研究 | 第23-25页 |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25-27页 |
| 3.1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 3.2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 3.3 研究被试 | 第25页 |
| 3.4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 3.5 调查过程 | 第26页 |
| 3.6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27-42页 |
| 4.1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 第27-30页 |
| 4.1.1 农村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总的自我概念的差异 | 第27-28页 |
| 4.1.2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 | 第28-30页 |
| 4.1.3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 第30页 |
| 4.2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 第30-33页 |
| 4.2.1 农村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 | 第30-31页 |
| 4.2.2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 第31-32页 |
| 4.2.3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 第32-33页 |
| 4.3 农村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差异 | 第33页 |
| 4.4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特点 | 第33-36页 |
| 4.4.1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 4.4.2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 4.4.3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 4.5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 4.6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 4.7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 第38页 |
| 4.8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在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8-42页 |
| 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2-49页 |
| 5.1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 5.2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分析 | 第43-44页 |
| 5.2.1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43-44页 |
| 5.2.2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44页 |
| 5.3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分析 | 第44-45页 |
| 5.3.1 农村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 第44-45页 |
| 5.3.2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 第45页 |
| 5.4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特点的分析 | 第45-47页 |
| 5.4.1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45-46页 |
| 5.4.2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 第46-47页 |
| 5.4.3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 第47页 |
| 5.5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在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47-49页 |
| 6 结论 | 第49-51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 6.2 研究的启示 | 第49-51页 |
| 6.2.1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留守学生 | 第49-50页 |
| 6.2.2 关注每一个年级阶段的留守学生 | 第50页 |
| 6.2.3 努力提高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水平,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 第50-51页 |
|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 7.1 研究的不足 | 第51页 |
| 7.2 对以后研究的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