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24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理论工具阐释及相关论证 | 第18-23页 |
(五)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3-24页 |
二、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 第24-33页 |
(一)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保公共产品供给的可行性 | 第24-27页 |
1、民间环保组织的概念 | 第24页 |
2、强化环保公共产品供给助力政府职能转变 | 第24-25页 |
3、政府环保职能的社会化创新 | 第25-26页 |
4、民间组织参与环保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势 | 第26-27页 |
(二)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现状及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 | 第27-33页 |
1、民间环保组织的成长阶段与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2、民间组织参与环保公共产品供给的表现及方式 | 第29-33页 |
三、中国民间组织参与环保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一) 政府部门对民间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认知模糊 | 第33-34页 |
1、对民间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能力质疑 | 第33页 |
2、购买服务的范围不明确 | 第33-34页 |
(二) 政府对民间环保组织监督管理不规范且支持度不够 | 第34页 |
1、政府对民间环保组织监督管理不规范 | 第34页 |
2、政府对民间环保组织支持度不够 | 第34页 |
(三) 政府购买民间环保组织服务的力度和规范不足 | 第34-36页 |
1、政府购买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的数量不足 | 第35页 |
2、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随意性大 | 第35-36页 |
(四) 民间环保组织自身能力欠强 | 第36-37页 |
1、民间环保组织专业性和组织性不够强 | 第36页 |
2、民间环保组织自治性和自律性有待提高 | 第36-37页 |
(五) 法律环境不够理想 | 第37-39页 |
1、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 第37页 |
2、民间环保组织缺乏司法救济的途径 | 第37-39页 |
四、中国民间组织参与环保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9-44页 |
(一) 政府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未完全转变 | 第39页 |
1、政府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转变不到位 | 第39页 |
2、政府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未完全转变 | 第39页 |
(二) 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资金欠缺 | 第39-41页 |
1、环保部门购买环保领域服务支出不足 | 第39-40页 |
2、民间环保组织资金力弱 | 第40-41页 |
(三) 民间环保组织资质参差不齐 | 第41-42页 |
1、自身能力与素质偏弱 | 第41页 |
2、民间环保组织缺乏专职人员 | 第41-42页 |
(四) 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制度保护不足 | 第42-44页 |
1、针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和制度规定缺失 | 第42页 |
2、对民间环保组织成员的制度保护空白 | 第42-44页 |
五、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 第44-52页 |
(一) 规范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合作关系 | 第44-46页 |
1、建立双方对等关系 | 第44页 |
2、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适度监管 | 第44-46页 |
3、环保组织履约参与公共产品供给 | 第46页 |
(二) 完善民间组织的参与机制并制度化 | 第46-48页 |
1、规范民间环保组织具体参与体制 | 第46-47页 |
2、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 | 第47页 |
3、加强民间组织参与环保活动的权利救济机制 | 第47-48页 |
(三) 政府加大购买力度和加强财政支持环保组织 | 第48-50页 |
1、政府加大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 | 第48-49页 |
2、注重对民间环保组织的资金支持 | 第49-50页 |
(四) 合力提升民间环保组织的服务素质 | 第50-52页 |
1、政府加强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技术培训 | 第50页 |
2、民间环保组织提高参与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