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9-12页 |
1.2.1 关于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 | 第9-11页 |
1.2.2 关于品牌的研究 | 第11页 |
1.2.3 关于企业海外并购中品牌整合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研究线路 | 第13-15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海外并购与品牌整合相关理论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优势本土企业 | 第16页 |
2.1.2 海外并购 | 第16-17页 |
2.1.3 品牌整合 | 第17页 |
2.2 海外并购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2.1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9-21页 |
2.3 品牌整合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3.1 品牌价值的经济学分析 | 第21页 |
2.3.2 品牌整合现有理论模型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海外并购中的品牌整合分析 | 第24-31页 |
3.1 海外并购前的品牌调研 | 第24-25页 |
3.1.1 明确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 | 第24页 |
3.1.2 目标企业品牌评估 | 第24-25页 |
3.1.3 品牌结构规划 | 第25页 |
3.2 海外并购后的品牌整合战略 | 第25-29页 |
3.2.1 合理组合并购双方的品牌 | 第25-28页 |
3.2.2 利用被并购企业品牌资源支持企业现有品牌发展 | 第28-29页 |
3.3 影响企业品牌整合战略抉择的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3.3.1 并购双方品牌相对国际市场影响力 | 第29-30页 |
3.3.2 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关联程度 | 第30页 |
3.3.3 并购方企业资源对目标品牌的支撑能力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优势本土企业海外并购中的品牌整合实践 | 第31-38页 |
4.1 我国优势本土企业海外并购中品牌整合的动机分析 | 第31-33页 |
4.1.1 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的需要 | 第31-32页 |
4.1.2 获取品牌背后的战略性资源 | 第32页 |
4.1.3 实现品牌间的协同效应 | 第32页 |
4.1.4 避开国际贸易壁垒的需要 | 第32-33页 |
4.2 我国优势本士企业海外并购中品牌整合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4.2.1 我国优势本土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 第33-35页 |
4.2.2 我国优势本土企业海外并购中品牌整合现状分析 | 第35页 |
4.3 我国优势本土企业海外并购中品牌整合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第35-38页 |
4.3.1 企业自身问题 | 第36-37页 |
4.3.2 企业外部挑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品牌整合案例分析 | 第38-47页 |
5.1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介绍 | 第38-40页 |
5.1.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38-39页 |
5.1.2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动因分析 | 第39页 |
5.1.3 吉利收购沃尔沃大事记 | 第39-40页 |
5.2 吉利对沃尔沃采取的品牌整合策略 | 第40-43页 |
5.2.1 收购前的品牌调研 | 第40-42页 |
5.2.2 收购后采取的品牌整合策略 | 第42-43页 |
5.3 品牌整合效果分析 | 第43-47页 |
5.3.1 吉利品牌市场表现强劲 | 第43-45页 |
5.3.2 沃尔沃品牌实现复苏 | 第45-47页 |
第六章 对我国优势本十企业海外并购中的品牌整合的几点建议 | 第47-50页 |
6.1 优势本土企业自身要做好品牌整合的相关工作 | 第47-49页 |
6.1.1 积极培育自有国际知名品牌 | 第47页 |
6.1.2 对目标品牌进行系统的调研和评估 | 第47-48页 |
6.1.3 制定完善的品牌整合方案 | 第48页 |
6.1.4 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 | 第48页 |
6.1.5 与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开展合作 | 第48-49页 |
6.2 我国政府在政策法规上要予以大力支持 | 第49-50页 |
6.2.1 营造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 | 第49页 |
6.2.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