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计算物理学简介 | 第10-13页 |
1.1.1 计算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 第10-11页 |
1.1.2 计算物理学的特点 | 第11页 |
1.1.3 计算物理学与物理学 | 第11-13页 |
1.2 研究背景介绍 | 第13-20页 |
1.2.1 碳的基本性质 | 第13-15页 |
1.2.2 碳的同素异形体 | 第15-17页 |
1.2.3 超硬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1-36页 |
2.1 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 | 第21-22页 |
2.2 绝热近似 | 第22-23页 |
2.3 Hartree-Fock近似 | 第23-25页 |
2.4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5-30页 |
2.4.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5-26页 |
2.4.2 Kohn-Sham方程 | 第26-28页 |
2.4.3 交换-关联泛函 | 第28-30页 |
2.5 赝势方法 | 第30-32页 |
2.6 自洽计算和结构优化 | 第32-34页 |
2.6.1 自洽计算 | 第32-33页 |
2.6.2 结构优化 | 第33-34页 |
2.7 计算软件包简介 | 第34-36页 |
3 一种稳定的新型超硬立方碳结构C_(20)-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36-48页 |
3.1 背景介绍 | 第36-37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3.3.1 C_(20)-T碳的结构特点 | 第38-39页 |
3.3.2 C_(20)-T碳结构的稳定性 | 第39-43页 |
3.3.3 C_(20)-T碳的Vickers硬度和理想强度 | 第43-44页 |
3.3.4 X射线衍射图谱 | 第44-45页 |
3.3.5 C_(20)-T碳的电子性质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本文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