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水体自身传热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2.2 水体对局地热气候影响的实测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水体对局地热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相关工作的未尽之处 | 第17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21页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8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9-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佛山市南海区水域现场调研 | 第22-31页 |
2.1 南海区位及气象条件简介 | 第22-23页 |
2.2 调研范围及对象 | 第23-27页 |
2.3 调研结果 | 第27-30页 |
2.3.1 水体下垫面的自身属性 | 第27-28页 |
2.3.2 水体周边的建设用地类型 | 第28-29页 |
2.3.3 水体与周边下垫面的类型匹配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遥感的水体改善城市热环境的定量分析 | 第31-66页 |
3.1 数据的选取与地表温度的反演 | 第31-34页 |
3.1.1 TM遥感影像的获取及辐射定标 | 第31-32页 |
3.1.2 地表比辐射率(ε)的计算 | 第32-33页 |
3.1.3 地表真实温度的计算 | 第33-34页 |
3.2 采用ENVI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 | 第34-38页 |
3.3 不同年代水体对热环境的降温效果对比研究 | 第38-41页 |
3.4 城市尺度水体的整体降温效果及优势 | 第41-43页 |
3.5 水体与园林用地的降温效果对比分析 | 第43页 |
3.6 水体的影响因子与自身温度的相关性 | 第43-47页 |
3.6.1 水体形状指数 | 第43-44页 |
3.6.2 水体面积 | 第44-45页 |
3.6.3 水体长度 | 第45页 |
3.6.4 水体宽度 | 第45-46页 |
3.6.5 水体宽度/形状指数 | 第46页 |
3.6.6 水体深度 | 第46-47页 |
3.7 水体的影响因子与城市下垫面温降的相关性 | 第47-51页 |
3.7.1 水体面积的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48-49页 |
3.7.2 水体长度的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49-50页 |
3.7.3 水体宽度的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50-51页 |
3.8 水体在冬夏两季的冷溢出效应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空间规律 | 第51-61页 |
3.8.1 水体的冷溢出效应整体研究 | 第51-53页 |
3.8.2 水体对建设用地的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53-55页 |
3.8.3 水体对居住用地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55-56页 |
3.8.4 水体对工业用地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56-57页 |
3.8.5 水体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57-58页 |
3.8.6 水体对物流仓储用地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58-59页 |
3.8.7 水体对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冷溢出效应分析 | 第59-60页 |
3.8.8 各类建设用地冷溢出汇总表 | 第60-61页 |
3.9 南海区五处水体样本的提取与分析 | 第61-65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水体降温机理的模拟研究 | 第66-81页 |
4.1 城市尺度水体的气象效应机理简述 | 第66-68页 |
4.1.1 水体的降温机理分析 | 第66-67页 |
4.1.2 水体的增湿机理分析 | 第67页 |
4.1.3 水体对风速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67-68页 |
4.2 PHOENICS软件简介 | 第68页 |
4.3 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68-70页 |
4.3.1 基准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4.3.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69-70页 |
4.4 基于下垫面温差的静力环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0-79页 |
4.5 模拟与遥感的冷溢出范围对照及差异分析 | 第79-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1 水体因子对周边影响程度分析表 | 第86-89页 |
附录2 五条水体的温度与周边用地占比的分析表 | 第89-93页 |
附录3 ENVI反演地表温度的步骤 | 第93-95页 |
附录4 ENVI反演水体深度的步骤 | 第95-96页 |
附录5 模拟分析的边界条件设置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件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