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城市公园绿地 | 第11-13页 |
| 1.2.1 城市公园绿地定义 | 第11页 |
| 1.2.2 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 第11-13页 |
| 1.3 景观可达性 | 第13-16页 |
| 1.3.1 可达性定义 | 第13-14页 |
| 1.3.2 可达性研究的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案 | 第16-25页 |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24页 |
| 2.1.1 北京市概况 | 第16页 |
| 2.1.2 北京市城区行政区划 | 第16-18页 |
| 2.1.3 北京市城区常住人口现状 | 第18-21页 |
| 2.1.4 北京市城市公园绿地 | 第21-24页 |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2.2.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2.2.2 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基于经典网络分析的北京市城市绿地可达性研究 | 第25-38页 |
| 3.1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 3.1.1 网络分析定义与原理 | 第25-26页 |
| 3.1.2 ArcGIS网络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26-28页 |
| 3.2 研究结果 | 第28-34页 |
| 3.2.1 北京市城区绿地资源分布 | 第28-30页 |
| 3.2.2 北京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 第30-34页 |
| 3.3 讨论 | 第34-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北京市城市公园绿地引力模型分析与评价 | 第38-46页 |
| 4.1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 4.1.1 评价模型 | 第38-40页 |
| 4.1.2 数据采集与空间数据库构建 | 第40-41页 |
| 4.2 北京市城市公园绿地评价与分布 | 第41-43页 |
| 4.3 讨论 | 第43-4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基于公园引力模型的可达性修正研究 | 第46-52页 |
| 5.1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 5.2 研究结果 | 第47-50页 |
| 5.2.1 北京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修正 | 第47-48页 |
| 5.2.2 经典网络分析对比研究 | 第48-50页 |
| 5.3 讨论 | 第50-5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件 | 第64-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