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1.1 植物化感物质和化感作用机制 | 第14-21页 |
1.1.1 改变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 第14-15页 |
1.1.2 抑制细胞分裂与伸长 | 第15页 |
1.1.3 导致氧化还原系统失衡 | 第15-16页 |
1.1.4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 | 第16页 |
1.1.5 影响植物生长调节系统 | 第16-17页 |
1.1.6 改变酶的活性及功能 | 第17页 |
1.1.7 影响呼吸作用 | 第17-18页 |
1.1.8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 第18-19页 |
1.1.9 影响水分和矿质离子的吸收 | 第19页 |
1.1.10 影响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和代谢 | 第19-20页 |
1.1.11 化感物质对土壤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0-21页 |
1.2 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第21-24页 |
1.2.1 合理安排栽培制度 | 第21-22页 |
1.2.2 秸秆覆盖 | 第22页 |
1.2.3 发展环保的化学和微生物农药 | 第22-23页 |
1.2.4 减轻氮素淋失和环境污染 | 第23页 |
1.2.5 培育化感植物品种 | 第23-24页 |
1.3 番茄连作障碍与根系分泌物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4 大蒜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5 DIR1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6 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28-30页 |
1.6.1 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1.6.2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DADS对番茄种子发芽和根生长的影响 | 第30-4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3页 |
2.1.1 试验材料和处理设计 | 第30-31页 |
2.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31-33页 |
2.1.3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33-42页 |
2.2.1 DADS对番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2 DADS对番茄幼苗相对根长增长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2.2.3 DADS对番茄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 | 第36页 |
2.2.4 DADS对番茄幼苗根系分生区和分生区细胞大小的影响 | 第36-38页 |
2.2.5 DADS对番茄幼苗根毛密度和长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2.2.6 DADS对发芽初期番茄根系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2.2.7 DADS对番茄根系IAA合成基因FZYs和IAA转运蛋白基因SlPINs的影响.272.2.8 DADS对扩展蛋白基因EXPs表达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 讨论 | 第42-45页 |
2.3.1 DADS对番茄根系生长具有低促高抑的效应 | 第42-43页 |
2.3.2 DADS促进番茄根系IAA、ZR和GA的合成 | 第43-45页 |
2.3.3 DADS调控番茄根系EXPs基因的表达 | 第45页 |
2.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不同浓度DADS对番茄幼苗生长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65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9页 |
3.1.1 试验材料和处理设计 | 第46-47页 |
3.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47-49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49-61页 |
3.2.1 DADS对番茄幼苗鲜重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2 DADS对番茄株高和根系结构的影响 | 第50页 |
3.2.3 DADS对番茄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4 DADS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2页 |
3.2.5 DADS对番茄幼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6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SOD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7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CAT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3.2.8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POD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9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IAAO活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10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PPO活性的影响 | 第56页 |
3.2.11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PAL活性的影响 | 第56页 |
3.2.12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H2O2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3.2.13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O2·-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3.2.14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8页 |
3.2.15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和下胚轴MDA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16 DADS对番茄籽苗根系POD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59-60页 |
3.2.17 DADS对番茄根系CAT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0页 |
3.2.18 DADS对番茄根系PAL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 讨论 | 第61-64页 |
3.3.1 DADS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2 DADS提高番茄防御酶活性 | 第62-63页 |
3.3.3 DADS调控番茄根系防御酶基因的表达 | 第63-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DADS对番茄根系代谢途径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5-86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65-67页 |
4.1.1 试验材料和处理设计 | 第65页 |
4.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65-67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67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67-82页 |
4.2.1 RNA测序结果和质量评估 | 第67页 |
4.2.2 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 第67-68页 |
4.2.3 DEGs的GO分析 | 第68页 |
4.2.4 DEGs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第68页 |
4.2.5 DADS对同化硫酸盐还原和GSH代谢的影响 | 第68-71页 |
4.2.6 抗氧化过程中的DEGs | 第71-73页 |
4.2.7 DADS对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代谢途径及DEGs的影响 | 第73页 |
4.2.8 DADS对番茄植株植物激素合成的影响 | 第73-79页 |
4.2.9 DADS对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影响 | 第79页 |
4.2.10 qRT-PCR验证 | 第79-82页 |
4.3 讨论 | 第82-85页 |
4.3.1 DADS促进了同化硫还原和GSH代谢 | 第82页 |
4.3.2 DADS诱导了抗氧化酶系统 | 第82-83页 |
4.3.3 DADS抑制植株PTI并诱导ETI | 第83-84页 |
4.3.4 DADS对植物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的影响 | 第84-85页 |
4.4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DADS对连作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含量的影响 | 第86-104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86-88页 |
5.1.1 试验材料和处理设计 | 第86-87页 |
5.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87-88页 |
5.1.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88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88-99页 |
5.2.1 DADS对连作处理番茄幼苗干鲜重的影响 | 第88-89页 |
5.2.2 DADS对连作处理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89-90页 |
5.2.3 DADS对连作处理番茄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90-91页 |
5.2.4 DADS对连作处理番茄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第91页 |
5.2.5 DADS对连作处理番茄幼苗H2O2、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91-94页 |
5.2.6 DADS对连作处理番茄幼苗GSH和GSSG含量的影响 | 第94-95页 |
5.2.7 DADS对连作处理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的影响 | 第95-99页 |
5.2.8 番茄根系分泌物主要成分化感作用生物检测分析 | 第99页 |
5.3 讨论 | 第99-103页 |
5.3.1 DADS影响连作条件下的番茄植株生长 | 第99-101页 |
5.3.2 DADS影响连作条件下的番茄防御酶活性 | 第101-102页 |
5.3.3 DADS促进连作条件下的番茄植株GSH代谢 | 第102页 |
5.3.4 DADS影响连作番茄根系分泌物含量 | 第102-103页 |
5.4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番茄DADS响应基因SlDIR及SAR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04-115页 |
6.1 材料和方法 | 第104-105页 |
6.1.1 Sl DIR1-like基因的扩增 | 第104页 |
6.1.2 Sl DIR1-like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分析 | 第104-105页 |
6.1.3 番茄不同DIR基因、PR1和NPR1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105页 |
6.1.4 数据处理 | 第105页 |
6.2 结果分析 | 第105-112页 |
6.2.1 番茄Sl DIR1-like(KY357880)基因的序列信息 | 第105-106页 |
6.2.2 Sl DIR1-like(KY357880)基因的蛋白质性质分析 | 第106页 |
6.2.3 SlDIR1-like蛋白的跨膜结构预测分析 | 第106-107页 |
6.2.4 SlDIR1-like蛋白信号肽预测分析和亚细胞定位 | 第107-108页 |
6.2.5 SlDIR1-like蛋白质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108-109页 |
6.2.6 DIR基因家族中不同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109-111页 |
6.2.7 DADS对NPR1和PR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影响 | 第111-112页 |
6.3 讨论 | 第112-114页 |
6.4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第115-117页 |
7.1 全文结论 | 第115-116页 |
7.2 创新点 | 第116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附录 | 第129-134页 |
缩略词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