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网络侵权问题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个人信息概述 | 第12-19页 |
(一) 个人信息的界定 | 第12-14页 |
1、个人信息的内涵 | 第12页 |
2、个人信息与隐私的界分 | 第12-14页 |
(二)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4-16页 |
1、个人信息的人格利益属性 | 第14-15页 |
2、个人信息的财产利益属性 | 第15-16页 |
(三) 个人信息权的要素 | 第16-17页 |
1、个人信息权的主体 | 第16-17页 |
2、个人信息权的内容 | 第17页 |
3、个人信息权的客体 | 第17页 |
(四) 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外立法模式 | 第17-19页 |
1、美国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 第18页 |
2、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 第18-19页 |
二、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基本问题 | 第19-27页 |
(一) 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特点和形式 | 第19-22页 |
1、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特点 | 第19-20页 |
2、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形式 | 第20-22页 |
(二) 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构成要件 | 第22-25页 |
1、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构成要件 | 第22-23页 |
2、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个人信息网络侵权构成要件 | 第23-25页 |
(三) 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的责任形式及免责事由 | 第25-27页 |
1、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责任形式 | 第25-26页 |
2、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免责事由 | 第26-27页 |
三、对个人信息网络侵权问题的规制 | 第27-33页 |
(一) 我国对个人信息网络侵权规制的现状 | 第27-28页 |
(二) 对我国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的规制建议 | 第28-33页 |
1、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28-30页 |
2、加强行业自律 | 第30-31页 |
3、加强监督 | 第31页 |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信息主体的安全意识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