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基因治疗的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基因治疗的简介 | 第11-12页 |
1.1.2 基因治疗的过程 | 第12-13页 |
1.1.3 RNA干扰(RNAi)技术 | 第13-14页 |
1.2 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 | 第14-22页 |
1.2.1 病毒基因载体 | 第14-16页 |
1.2.2 脂质体载体 | 第16-18页 |
1.2.3 无机纳米粒子载体 | 第18页 |
1.2.4 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 | 第18-22页 |
1.3 高分子基因载体的功能化修饰 | 第22-24页 |
1.3.1 连接亲水性基团 | 第22-23页 |
1.3.2 连接疏水性基团 | 第23页 |
1.3.3 连接靶向基团 | 第23页 |
1.3.4 连接带电基团 | 第23-24页 |
1.3.5 控制高分子N的类型 | 第24页 |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24-25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四种不同取代度的PALA的合成及表征 | 第26-5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31页 |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29页 |
2.1.2 实验内容 | 第29-31页 |
2.2 化合物的表征 | 第31-32页 |
2.2.1 核磁共振波谱 | 第31页 |
2.2.2 质谱 | 第31页 |
2.2.3 凝胶渗透色谱 | 第31-32页 |
2.2.4 电势电位 | 第32页 |
2.2.5 激光粒度 | 第32页 |
2.2.6 缓冲能力 | 第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9页 |
2.3.1 合成部分 | 第32-35页 |
2.3.2 核磁共振波谱表征 | 第35-41页 |
2.3.3 质谱表征 | 第41-42页 |
2.3.4 凝胶渗透色谱表征 | 第42-44页 |
2.3.5 电势电位表征 | 第44-45页 |
2.3.6 激光粒度表征 | 第45-48页 |
2.3.7 缓冲能力表征 | 第48-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不同取代度的PALA作为基因载体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50-72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0-59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3.1.3 细胞培养 | 第52-53页 |
3.1.4 样品的准备 | 第53页 |
3.1.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53页 |
3.1.6 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四种样品的细胞毒性 | 第53-54页 |
3.1.7 细胞质粒转染实验 | 第54-56页 |
3.1.8 siRNA转染实验 | 第56-58页 |
3.1.9 FITC-DNA转染实验 | 第58-5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9-71页 |
3.2.1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59-60页 |
3.2.2 MTT法检验细胞毒性的结果 | 第60-63页 |
3.2.3 细胞质粒转染实验结果 | 第63-66页 |
3.2.4 siRNA转染实验结果 | 第66-69页 |
3.2.5 FITC-DNA转染实验结果 | 第69-7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论文总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