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信托论文

中外信托盈利模式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15-16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6-18页
    1.3 相关文献综述第18-23页
        1.3.1 信托理论第18-20页
        1.3.2 盈利模式理论第20-23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3-26页
        1.4.1 研究思路第23-25页
        1.4.2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26页
    1.6 研究不足第26-29页
第二章 信托业盈利模式分析的理论基础第29-39页
    2.1 信托理论第29-35页
        2.1.1 信托的含义第29-30页
        2.1.2 信托的要素第30-31页
        2.1.3 信托公司第31-35页
    2.2 盈利模式理论第35-39页
        2.2.1 盈利模式的基本内涵第35页
        2.2.2 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第35-36页
        2.2.3 信托公司盈利模式第36页
        2.2.4 构建信托公司盈利模式的原则第36-39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信托业盈利模式分析第39-63页
    3.1 英国信托业盈利模式分析第39-44页
        3.1.1 英国信托业盈利模式的变迁第39-41页
        3.1.2 英国信托业的法律与监管环境第41页
        3.1.3 英国信托业的业务范围及收入结构第41-42页
        3.1.4 英国信托业盈利模式的特点第42-44页
    3.2 美国信托业盈利模式分析第44-52页
        3.2.1 美国信托业盈利模式的变迁第45-46页
        3.2.2 美国信托业的法律与监管环境第46-47页
        3.2.3 美国信托业的业务范围及收入结构第47-49页
        3.2.4 美国信托业盈利模式的特点第49-52页
    3.3 日本信托业盈利模式分析第52-60页
        3.3.1 日本信托业盈利模式的变迁第52-54页
        3.3.2 日本信托业的法律与监管环境第54-55页
        3.3.3 日本信托业的业务范围及收入结构第55-58页
        3.3.4 日本信托业盈利模式的特点第58-60页
    3.4 发达国家信托业盈利模式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第60-63页
        3.4.1 法律制度完善并能不断调整第60-61页
        3.4.2 职能定位决定各国信托业务重点不同第61页
        3.4.3 突出信托业务的财产管理功能本质第61页
        3.4.4 行业监管务实有效第61-63页
第四章 我国信托业盈利模式分析第63-109页
    4.1 我国信托业的历史变迁第63-70页
        4.1.1 旧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第63-64页
        4.1.2 新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第64-70页
    4.2 我国信托业盈利模式形成的外部环境第70-73页
        4.2.1 信托业盈利模式形成的法律环境第70-71页
        4.2.2 信托业盈利模式形成的监管环境第71-73页
    4.3 信托业的总体经营情况第73-80页
        4.3.1 信托业总体收入水平第74-77页
        4.3.2 信托业总体盈利能力第77-80页
    4.4 信托业务经营现状第80-90页
        4.4.1 信托资产规模现状第80-85页
        4.4.2 信托业务收入情况分析第85-88页
        4.4.3 信托业务盈利水平第88-90页
    4.5 固有业务经营现状第90-107页
        4.5.1 固有资产规模现状第90-95页
        4.5.2 固有业务收入情况分析第95-103页
        4.5.3 固有业务盈利能力分析第103-107页
    4.6 信托业盈利模式分析第107-109页
        4.6.1 信托报酬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第107页
        4.6.2 以投资类收入为重要收入来源第107页
        4.6.3 利息类收入是较重要的收入来源第107-108页
        4.6.4 其他类收入相对处于补充地位第108-109页
第五章 中外信托业盈利模式比较第109-127页
    5.1 中外信托业盈利模式形成的外部环境比较第109-119页
        5.1.1 中外信托业盈利模式形成的法律环境比较第109-114页
        5.1.2 中外信托业盈利模式形成的监管环境比较第114-119页
    5.2 中外信托业务范围及收入结构比较第119-127页
        5.2.1 中英信托业务范围及收入结构比较第120-122页
        5.2.2 中美信托业务范围及收入结构比较第122-123页
        5.2.3 中日信托业务范围及收入结构比较第123-127页
第六章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促进我国信托业盈利模式构建第127-147页
    6.1 我国信托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27-130页
        6.1.1 信托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完善第127-128页
        6.1.2 信托业没有形成核心盈利模式第128页
        6.1.3 信托业整体规模突飞猛进第128页
        6.1.4 信托公司的收入构成不合理第128-129页
        6.1.5 信托业务整体报酬率逐年走低第129页
        6.1.6 信托业资本利润率还不高第129页
        6.1.7 固有业务中利息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第129页
        6.1.8 信托业创新能力不足第129-130页
        6.1.9 信托业务专业人才匮乏第130页
    6.2 宏观层面:我国信托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构建第130-135页
        6.2.1 完善信托法律环境第130-131页
        6.2.2 创新信托行业监管第131-132页
        6.2.3 优化信托业顶层设计制度第132-135页
    6.3 中观层面:完善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盈利模式构建第135-141页
        6.3.1 突出信托本源业务第136页
        6.3.2 培养忠实客户群第136-137页
        6.3.3 加强业务创新第137-138页
        6.3.4 建立有效风险防控体系第138-139页
        6.3.5 优化股权组织结构第139-140页
        6.3.6 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第140页
        6.3.7 培育信托公司品牌第140-141页
    6.4 微观层面:构建注重综合理财的“大信托”第141-147页
        6.4.1 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托第141页
        6.4.2 年金管理运营中的信托第141-142页
        6.4.3 公司兼并重组中的信托第142页
        6.4.4 私人股权投资中的信托第142-143页
        6.4.5 基金化业务中的信托第143页
        6.4.6 家族资产延续中的信托第143-144页
        6.4.7 土地流转中的信托第144页
        6.4.8 公益项目中的信托第144-145页
        6.4.9 养老产业中的信托第145页
        6.4.10 互联网金融中的信托第145-147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第147-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探析
下一篇:金属氯化物/苯并噁嗪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