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监所检察理论 | 第12-24页 |
一、监所检察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 第12-17页 |
(一) 监所检察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中国监所检察的历史沿革 | 第13-17页 |
二、监所检察的职责范围和任务 | 第17-21页 |
(一) 监所检察的职责范围 | 第17-18页 |
(二) 监所检察的任务 | 第18-21页 |
三、检察机关作为监所检察权主体是否正当 | 第21-24页 |
(一) 检察机关自身的职能有所重叠 | 第21-22页 |
(二) “自我监督”能否有效 | 第22-24页 |
第二章、监所检察的运作形态及运行程序 | 第24-33页 |
一、监所检察的运作形态及利弊 | 第24-30页 |
(一) 派驻检察的特点及利弊 | 第24-26页 |
(二) 专项检查运动的特点及利弊 | 第26-30页 |
二、监所检察的运行程序 | 第30-33页 |
(一) 羁押期限检察的程序 | 第30-31页 |
(二) 刑罚、劳教变更执行检察的程序 | 第31-32页 |
(三) 监管活动检察的程序 | 第32-33页 |
第三章、监所检察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7页 |
一、监督对象与监督权力之间的矛盾 | 第33-34页 |
二、监督主体的多元性以及监督者谁来监督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三、监督方式的事后性 | 第35页 |
四、技术装备不到位,获取监督信息难 | 第35-36页 |
五、绩效考评办法成为了监所检察工作的指挥棒 | 第36-37页 |
第四章、监所检察制度的完善 | 第37-45页 |
一、赋予检察机关完整的监督权能 | 第37-38页 |
(一) 赋予检察机关广泛的调查权力 | 第37-38页 |
(二) 完善对处理结果的后续监督程序 | 第38页 |
二、规范设置,实行上位对下位或同位监督 | 第38-39页 |
三、加强对监所干警的监督力度及对检察机关监督权力的再监督 | 第39-41页 |
四、实行检察机关同步监督机制 | 第41页 |
五、加强监所检察干警素质建设 | 第41-42页 |
六、完善监所检察方面的法律法规 | 第42-43页 |
七、实行检察机关经费国家统一保障的财政体制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