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人脸识别中的活体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引言第11-14页
    1.2 人脸识别以及人脸欺骗第14-16页
    1.3 本文的工作及论文安排第16-17页
2 常见的活体人脸检测方法第17-28页
    2.1 三维深度信息分析第17-18页
    2.2 面部光流分析第18-20页
    2.3 傅里叶频谱分析第20-21页
    2.4 多光谱成像技术第21-22页
    2.5 眨眼等行为检测第22页
    2.6 基于局部二值模型的特征提取第22页
    2.7 背景与眨眼检测第22-27页
        2.7.1 算法概述第24页
        2.7.2 背景信息分析第24-26页
        2.7.3 眨眼判断第26-27页
    2.8 小结第27-28页
3 改进的背景与眨眼相结合的活体人脸检测算法第28-48页
    3.1 背景对比建模第28-36页
        3.1.1 角点检测第29-32页
        3.1.2 光流跟踪第32-35页
        3.1.3 角点位移改变计算第35-36页
    3.2 眨眼判断建模第36-46页
        3.2.1 人脸检测和人眼检测第37-43页
        3.2.2 形态学运算第43-45页
            3.2.2.1 膨胀第43-44页
            3.2.2.2 腐蚀第44页
            3.2.2.3 形态学开闭操作第44-45页
        3.2.3 眨眼判断第45-46页
    3.3 小结第46-48页
4 基于VC++与OPENCV的活体人脸检测系统设计第48-57页
    4.1 系统环境搭建第48-50页
    4.2 开发环境介绍第50-52页
        4.2.1 VISUAL C++第50-51页
        4.2.2 OPENCV第51-52页
    4.3 主要模块实现第52-56页
        4.3.1 视频采集模块第52页
        4.3.2 背景保存与读取模块第52-53页
        4.3.3 背景对比模块第53页
        4.3.4 眨眼判断模块第53-55页
        4.3.5 效果显示第55-56页
    4.4 小结第56-57页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5.1 角点数量的选择及背景鲁棒性测试第57-59页
        5.1.1 角点数量的选择第57页
        5.1.2 不同背景条件下D的鲁棒性第57-58页
        5.1.3 单一场景条件下背景鲁棒性第58-59页
        5.1.4 光照改变条件下的鲁棒性测试第59页
    5.2 眼珠检测中结构元素的选择第59-61页
    5.3 不同方法下的正确率以及用时对比第61-63页
        5.3.1 准确率对比第61-62页
        5.3.2 实时性对比第62-63页
    5.4 小结第63-6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以及参加的科研课题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睡眠内镜对OSAHS阻塞平面定位诊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下一篇:A集团公司转型期发展战略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