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航空器结构力学论文--复合材料结构论文

复合材料褶皱夹芯结构的制备及其力学行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7页
    1.2 褶皱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7-30页
        1.2.1 褶皱结构的生物学启示及其拓扑构型第17-20页
        1.2.2 褶皱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现状第20-26页
        1.2.3 褶皱结构制备工艺进展第26-30页
    1.3 本章小结第30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褶皱夹芯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第32-50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本文研究的褶皱结构第32-33页
    2.3 褶皱芯子结构的理论分析第33-42页
        2.3.1 基本假设第34-35页
        2.3.2 芯子的面外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第35-36页
        2.3.3 芯子的面外剪切模量与剪切强度第36-39页
        2.3.4 芯子壁面弹性系数及其临界载荷第39-42页
    2.4 褶皱夹芯结构的数值模拟第42-46页
        2.4.1 面板与芯子失效及其损伤演化准则第42-44页
        2.4.2 胶粘剂层的内聚力模型第44-46页
    2.5 等效模型的验证第46-48页
        2.5.1 复合材料褶皱芯子等效模量的数值验证第46-47页
        2.5.2 各向同性褶皱芯子等效模量的对比分析第47-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V-型褶皱夹芯结构的力学行为第50-82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V-型褶皱芯子的制备第50-54页
        3.2.1 V-型褶皱芯子结构第50-52页
        3.2.2 实验件材料与制备工艺第52-54页
    3.3 V-型褶皱夹芯结构的面外压缩行为第54-60页
        3.3.1 压缩测试与数值模拟方法第54页
        3.3.2 壁面纤维铺层对夹芯结构压缩行为的影响第54-59页
        3.3.3 壁面厚度对夹芯结构压缩行为的影响第59-60页
    3.4 V-型褶皱夹芯结构面外剪切行为第60-68页
        3.4.1 夹芯结构的剪切实验与数值模拟第60-61页
        3.4.2 壁面纤维铺层角度对夹芯结构剪切行为的影响第61-67页
        3.4.3 壁面厚度对夹芯结构剪切行为的影响第67-68页
    3.5 V-型褶皱夹芯结构抗弯曲行为第68-77页
        3.5.1 褶皱夹芯结构抗弯模量的理论预报第68-69页
        3.5.2 褶皱夹芯结构弯曲失效模式预报第69-71页
        3.5.3 褶皱夹芯结构弯曲行为及失效模式第71-77页
    3.6 褶皱夹芯结构侧面压缩行为第77-80页
        3.6.1 侧压失效模式第77-78页
        3.6.2 侧压行为及其失效机制第78-80页
    3.7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4章 M-型褶皱夹芯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第82-95页
    4.1 引言第82页
    4.2 M-型褶皱芯子的制备第82-84页
        4.2.1 芯子的压缩模量与压缩强度第83页
        4.2.2 芯子的剪切模量与剪切强度第83-84页
    4.3 M-型褶皱夹芯结构的平压试验研究第84-86页
    4.4 M-型褶皱夹芯结构的剪切行为及破坏模式第86-87页
    4.5 M-型褶皱夹芯结构抗弯曲行为第87-91页
        4.5.1 夹芯结构A的弯曲行为第87-89页
        4.5.2 夹芯结构B的弯曲行为第89-90页
        4.5.3 夹芯结构C的弯曲行为第90-91页
    4.6 M-型褶皱夹芯结构侧压行为及其失效模式第91-94页
        4.6.1 L-方向结构的侧压行为第91-92页
        4.6.2 W-方向结构的侧压行为第92-94页
    4.7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橄榄型褶皱夹芯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第95-114页
    5.1 引言第95页
    5.2 橄榄型褶皱芯子的制备第95-98页
        5.2.1 芯子的拓扑构型第95-97页
        5.2.2 材料和制备方法第97-98页
    5.3 橄榄型褶皱夹芯结构的面外压缩行为第98-102页
        5.3.1 夹芯结构的压缩行为及其失效模式第98-100页
        5.3.2 与V-型褶皱夹芯结构的比较第100-101页
        5.3.3 与其他多孔材料比较第101-102页
    5.4 橄榄型夹芯结构的剪切行为及破坏模式第102-104页
        5.4.1 夹芯结构的剪切试验研究第102-103页
        5.4.2 夹芯结构剪切模量和剪切强度第103-104页
    5.5 橄榄型褶皱夹芯结构三点弯曲行为及其失效模式第104-108页
        5.5.1 L-方向夹芯结构的弯曲行为第105-106页
        5.5.2 W-方向夹芯结构的弯曲行为第106-107页
        5.5.3 褶皱结构弯曲性能的对比分析第107-108页
    5.6 橄榄型褶皱结构侧压响应第108-112页
        5.6.1 L方向夹芯结构的侧压行为第109-110页
        5.6.2 W方向夹芯结构的侧压行为第110-112页
    5.7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结论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4页
附录A第124-125页
附录B第125-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个人简历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脑—机交互技术及脑控经穴磁刺激系统设计
下一篇:电动汽车充电信息互联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