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自留地研究--以1955—1965年宝山县为中心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10-23页 |
| 一、选题缘由与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1-20页 |
| 三、研究区域与资料来源 | 第20-21页 |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21-23页 |
| 第一章 中国农村自留地沿革 | 第23-41页 |
| 第一节 合作化与农村自留地 | 第23-30页 |
| 一、初级社时产生 | 第23-28页 |
| 二、高级社时巩固 | 第28-30页 |
| 第二节 集体化与农村自留地 | 第30-41页 |
| 一、人民公社初期:收归集体与初步调整 | 第30-34页 |
| 二、三年困难时期:转交食堂与重新恢复 | 第34-41页 |
| 第二章 宝山县农村自留地变迁 | 第41-85页 |
| 第一节 自留地政策反复调整 | 第41-63页 |
| 一、高级社时:数量过多与数量过少 | 第41-43页 |
| 二、人民公社时:遭遇挫折与逐步恢复 | 第43-63页 |
| 第二节 自留地面积变化 | 第63-85页 |
| 一、土地丈量:略有落差 | 第63-80页 |
| 二、比较分析:不上不下 | 第80-85页 |
| 第三章 宝山县农村自留地对农民的影响 | 第85-108页 |
| 第一节 自留地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冲击 | 第85-97页 |
| 一、普通社员:态度各异 | 第85-94页 |
| 二、社队干部:担忧抵触 | 第94-97页 |
| 第二节 自留地对农民家庭经济的影响 | 第97-108页 |
| 一、食物与现金 | 第97-104页 |
| 二、饲料与禽畜 | 第104-108页 |
| 结论 | 第108-109页 |
| 参考资料 | 第109-115页 |
| 附录 | 第115-118页 |
| 后记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