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旅游背景下的湘西古丈熟苗服装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1.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4.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5.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6. 实地调研 | 第14-17页 |
6.1 调研目的 | 第14页 |
6.2 调研地点与基本情况 | 第14-16页 |
6.3 考察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湘西苗族服装概述 | 第17-23页 |
1.1 湘西概略 | 第17-22页 |
1.1.1 苗族的历史纪略 | 第18-21页 |
1.1.2 湘西苗人的生存现状 | 第21-22页 |
1.2 湘西苗族服装的基本形态 | 第22-23页 |
1.2.1 湘西地区苗族服装分类 | 第22页 |
1.2.2 湘西苗族服装的特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湘西古丈县熟苗服装的变迁 | 第23-47页 |
2.1 古丈县熟苗服装的现状 | 第23-29页 |
2.2 古丈县熟苗服装工艺的变迁 | 第29-34页 |
2.2.1 材料的变化 | 第29页 |
2.2.2 工艺的变化 | 第29-30页 |
2.2.3 搭配形式的变化 | 第30-31页 |
2.2.4 功能的变化 | 第31-33页 |
2.2.6 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变化 | 第33-34页 |
2.3 古丈县熟苗服装变迁的原因 | 第34-41页 |
2.3.1 社会的发展演进导致熟苗服装变迁 | 第34-36页 |
2.3.2 文化观念变迁冲击了熟苗服装 | 第36-37页 |
2.3.3 熟苗民俗文化演变加速服装变迁 | 第37-38页 |
2.3.4 熟苗服装本身的功能诉求导致了变迁 | 第38-39页 |
2.3.5 熟苗的审美观念直接影响服装变迁 | 第39-40页 |
2.3.6 熟苗心理意识的多元促使服装变迁 | 第40-41页 |
2.4 古丈县熟苗服装变迁产生的影响 | 第41-45页 |
2.4.1 熟苗服装在变迁中得以存续发展 | 第42-43页 |
2.4.2 熟苗服装在变迁中复兴民族文化 | 第43页 |
2.4.3 熟苗服装的优良传统出现断层 | 第43-44页 |
2.4.4 熟苗服装的传统在变迁中被弱化 | 第44页 |
2.4.5 熟苗服装的价值坐标在变迁中淡化 | 第44-45页 |
2.5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古丈县熟苗服装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47-65页 |
3.1 古丈县熟苗服装的发展现状 | 第47-49页 |
3.1.1 基本款式 | 第47-48页 |
3.1.2 银饰佩戴习惯与情趣 | 第48页 |
3.1.3 刺绣题材与特征 | 第48-49页 |
3.1.4 图腾象征意义 | 第49页 |
3.2 古丈县熟苗服装发展的原因 | 第49-55页 |
3.2.1 熟苗服装渗透了厚重的民族情怀 | 第50-52页 |
3.2.2 熟苗服装烙印了民族的图腾崇拜 | 第52-53页 |
3.2.3 熟苗服装凝练了古丈的巫傩文化 | 第53-55页 |
3.3古丈县熟苗服装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55-60页 |
3.3.1 尽情展现了熟苗服装的美学精髓 | 第55-57页 |
3.3.2 提高了熟苗服装的收藏价值 | 第57-58页 |
3.3.3 传播了熟苗服装的历史文化价值 | 第58-60页 |
3.4 促进古丈县熟苗服装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60-64页 |
3.4.1 加强苗族服装文化教育 | 第60-61页 |
3.4.2 加强苗服人才队伍建设 | 第61页 |
3.4.3 加大政府对苗服的支持力度 | 第61-62页 |
3.4.4 提高苗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 第62页 |
3.4.5 打造特色苗服品牌,加大对外推广力度 | 第62-63页 |
3.4.6 推动苗服产业开发 | 第63-64页 |
3.5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一、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65页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題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A: 默戎苗寨实地调研采访录音文字稿 | 第75-77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