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锶废水及缓解膜污染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放射性废水及其危害第10-11页
    1.2 国内外放射性含锶废水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离子交换法第11页
        1.2.2 吸附法第11-12页
        1.2.3 蒸发浓缩第12-13页
        1.2.4 生物处理法第13页
        1.2.5 化学沉淀法第13-14页
        1.2.6 膜处理法第14-15页
    1.3 膜污染及其分类第15-16页
    1.4 膜前预处理对膜污染的控制第16-19页
        1.4.1 混凝预处理第16-17页
        1.4.2 粉末活性炭预处理第17-18页
        1.4.3 氧化预处理第18-19页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第19-21页
        1.5.1 课题研究背景第19-20页
        1.5.2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第21-30页
    2.1 微滤组合工艺试验装置及设备第21-25页
    2.2 试验流程第25-26页
    2.3 试验工艺参数及分析方法第26-28页
        2.3.1 G值与GT值第26页
        2.3.2 水力停留时间第26页
        2.3.3 膜比通量第26-27页
        2.3.4 膜污染速率第27页
        2.3.5 去污因数第27页
        2.3.6 浓缩倍数第27-28页
    2.4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延长混凝时间新工艺与原工艺的对比第30-42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2.1 原水水质第30-31页
        3.2.2 试验方法第31-32页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2-40页
        3.3.1 晶种制备试验结果第32-33页
        3.3.2 膜分离器颗粒粒径分布的对比第33-35页
        3.3.3 膜污染情况的对比第35-37页
        3.3.4 锶去除效果的对比第37-39页
        3.3.5 出水浊度、硬度和pH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投加PAC对除锶及缓解膜污染的影响第42-52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4.2.1 原水水质第42-43页
        4.2.2 试验方法第43页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4.3.1 锶离子的去除效果第43-44页
        4.3.2 悬浮固体浓度变化情况第44-45页
        4.3.3 膜污染情况的对比第45-47页
        4.3.4 出水浊度、硬度和pH第47-49页
        4.3.5 工艺处理效果的综合比较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混凝剂投加量对除锶及膜污染的影响第52-63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5.2.1 原水水质第52-53页
        5.2.2 试验方法第53页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3-61页
        5.3.1 锶离子的去除效果第53-54页
        5.3.2 悬浮固体浓度变化情况第54-55页
        5.3.3 膜分离器颗粒粒径分布第55-56页
        5.3.4 膜污染情况的对比第56-58页
        5.3.5 出水浊度、硬度和pH第58-60页
        5.3.6 工艺处理效果的综合比较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6.1 结论第63-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热工性能与阻力特性研究
下一篇:动能凝聚分离模块雾滴去除性能实验与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