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1.2.1 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有源滤波器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综合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第18-21页 |
2.1 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组成原理 | 第18页 |
2.2 核心部件的选用 | 第18-19页 |
2.3 基本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的测控方法研究 | 第21-47页 |
3.1 非线性负载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方案 | 第21页 |
3.2 无源滤波器设计 | 第21-24页 |
3.2.1 单调谐滤波器 | 第22页 |
3.2.2 高通滤波器 | 第22-23页 |
3.2.3 无源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 第23-24页 |
3.3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研究 | 第24-26页 |
3.3.1 常用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25页 |
3.3.2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3.4 非线性负载的谐波电流控制方法研究 | 第26-31页 |
3.4.1 常用的补偿电流的跟踪控制方法 | 第26-27页 |
3.4.2 集逆变器直流侧稳压与谐波补偿于一体的控制方法 | 第27-31页 |
3.5 非线性负载无功功率的测控方法研究 | 第31-32页 |
3.5.1 无功补偿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3.5.2 无功功率的补偿测控方法 | 第32页 |
3.6 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综合测控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2-46页 |
3.6.1 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综合测控系统的仿真条件设定 | 第32-34页 |
3.6.2 无源滤波器单独仿真分析 | 第34-35页 |
3.6.3 有源滤波器单独仿真分析 | 第35-42页 |
3.6.4 无功补偿器单独仿真分析 | 第42-43页 |
3.6.5 综合仿真分析 | 第43-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无功功率与电力谐波的无线监测方案设计 | 第47-52页 |
4.1 无功功率与电力谐波的无线监测系统的功能 | 第47页 |
4.2 无功功率与电力谐波的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 第47-51页 |
4.2.1 无线监测系统组成原理 | 第47-48页 |
4.2.2 无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48-50页 |
4.2.3 无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综合控制系统的实现技术 | 第52-62页 |
5.1 总体技术实现方案 | 第52页 |
5.2 硬件和软件功能分配 | 第52页 |
5.3 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综合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2-58页 |
5.3.1 嵌入式CPU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5.3.2 驱动板主电路设计 | 第53-55页 |
5.3.3 驱动板外围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5.3.4 人机界面设计 | 第56-57页 |
5.3.5 电源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5.4 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综合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8-61页 |
5.4.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8页 |
5.4.2 电压与电流采集与检测程序 | 第58-60页 |
5.4.3 补偿电流控制程序 | 第60-61页 |
5.4.4 人机交互程序 | 第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系统实验分析 | 第62-66页 |
6.1 实验装置简介 | 第62页 |
6.2 硬件、软件联调 | 第62-63页 |
6.2.1 实验的硬件调试 | 第62-63页 |
6.2.2 实验的软件调试 | 第63页 |
6.3 实验测试与分析 | 第63-65页 |
6.3.1 集逆变器直流侧稳压与谐波补偿于一体的控制实验 | 第63-64页 |
6.3.2 无线监测实验 | 第64-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6-68页 |
7.1 总结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一:电网无功功率与谐波综合控制系统相关原理图 | 第73页 |
附录二:无线监测系统相关原理图 | 第73-79页 |
附录三: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