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3.1 NO_x的产生 | 第10-11页 |
1.3.2 传统的NO_x治理技术 | 第11-15页 |
1.3.3 络合吸收结合生物处理NO_x技术 | 第15页 |
1.3.4 国内外关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5 厌氧氨氧化的应用 | 第18页 |
1.3.6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探讨化学络合结合厌氧氨氧化去除NO的可行性 | 第19页 |
1.4.2 串联式化学络合-厌氧氨氧化去除NO反应器的运行 | 第19页 |
1.4.3 Fe(Ⅲ)还原及络合剂的再生利用 | 第19页 |
1.4.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Anammox颗粒污泥的富集培养 | 第21-22页 |
2.2 化学分析及测试方法 | 第22-25页 |
3 化学络合结合厌氧氨氧化去除NO系统运行条件探索 | 第25-39页 |
3.1 厌氧氨氧化菌生长动力学模型 | 第25-34页 |
3.1.1 以NO为基质的厌氧氨氧化过程 | 第26-27页 |
3.1.2 模型建立 | 第27-29页 |
3.1.3 批实验设计 | 第29-30页 |
3.1.4 模型校核与预测 | 第30页 |
3.1.5 结果讨论 | 第30-34页 |
3.2 FE(Ⅱ)EDTA对NO的吸收条件 | 第34-37页 |
3.2.1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3.2.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串联式化学络合-厌氧氨氧化去除NO反应系统设计及运行 | 第39-53页 |
4.1 反应系统构造及运行条件选择 | 第39-43页 |
4.1.1 反应系统构造 | 第39-40页 |
4.1.2 化学络合-厌氧氨氧化去除NO反应系统启动及运行 | 第40-43页 |
4.2 检测及分析 | 第43-44页 |
4.3 反应器运行状况 | 第44-52页 |
4.3.1 Fe(Ⅱ)EDTA络合NO过程 | 第44-45页 |
4.3.2 厌氧氨氧化对Fe(Ⅱ)EDTA-NO还原 | 第45-48页 |
4.3.3 AnAOB增殖反应器运行状况 | 第48-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Fe(Ⅲ)还原及络合剂的再生利用 | 第53-59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53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9-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附录 | 第73页 |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课题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