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热管论文

180K-200K大冷量低温回路热管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1页
    1.2 热管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1-16页
        1.2.1 传统直热管第12-13页
        1.2.2 回路热管第13-14页
        1.2.3 毛细泵回路第14-15页
        1.2.4 脉动热管第15-16页
    1.3 回路热管的工作原理第16-19页
        1.3.1 毛细压力第16-18页
        1.3.2 回路热管的工作特性第18-19页
    1.4 回路热管的研究现状第19-24页
        1.4.1 国内外常温回路热管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2 国内外低温回路热管研究现状第21-24页
    1.5 影响回路热管性能的主要因素第24-27页
        1.5.1 充装量对回路热管性能的影响第24-25页
        1.5.2 毛细芯材料、结构和热导率对回路热管的影响第25-26页
        1.5.3 冷凝器冷凝能力对回路热管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1.5.4 不凝性气体对回路热管性能的影响第27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低温回路热管的设计和理论分析第29-50页
    2.1 低温回路热管的设计第29-40页
        2.1.1 工质的选择第29-31页
        2.1.2 低温回路热管结构选择第31-32页
        2.1.3 部件设计第32-38页
        2.1.4 低温回路热管样机第38-40页
    2.2 低温回路热管理论分析第40-48页
        2.2.1 回路热管理论分析现状第40-41页
        2.2.2 低温回路热管的一维稳态模型第41-46页
        2.2.3 低温回路热管整机仿真第46页
        2.2.4 微通道冷凝器的仿真第46-48页
    2.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低温回路热管工质充装及实验系统第50-59页
    3.1 低温回路热管工质充装系统第50-54页
        3.1.1 充装方式的选择第50-51页
        3.1.2 系统组成第51-53页
        3.1.3 充装流程第53-54页
    3.2 低温回路热管实验系统第54-57页
        3.2.1 低温回路热管实验系数概述第54-55页
        3.2.2 真空系统和绝热组件第55页
        3.2.3 冷却组件第55-56页
        3.2.4 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第56-57页
    3.3 实验步骤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微通道冷凝器CLHP实验研究第59-76页
    4.1 并行微通道冷凝器低温回路热管第59-61页
    4.2 加热除气过程第61-62页
    4.3 CLHP1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第62-65页
        4.3.1 实验目的第62页
        4.3.2 实验过程第62-65页
        4.3.3 实验小结第65页
    4.4 CLHP1与华斯特林制冷机的耦合实验研究第65-68页
        4.4.1 降温及性能实验研究第66-67页
        4.4.2 最大传热量及传热极限第67-68页
    4.5 蛇形微通道冷凝器低温回路热管CLHP2的实验研究第68-71页
        4.5.1 蛇形微通道冷凝器结构第68-69页
        4.5.2 实验结果第69-71页
    4.6 两种冷凝器的对比、漏热及实验误差分析第71-75页
        4.6.1 两种冷凝器对比第71-72页
        4.6.2 漏热分析第72-74页
        4.6.3 实验误差分析第74-75页
    4.7 本章总结第75-76页
第五章 工质充装量对低温回路热管降温过程及性能的影响第76-84页
    5.1 充液率的定义第76-77页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第77-82页
        5.2.1 充液率为 40%时CLHP1的降温过程第77-78页
        5.2.2 充液率为 45%时CLHP1的降温过程第78页
        5.2.3 充液率为 50%时CLHP1的降温过程第78-79页
        5.2.4 充液率为 55%时CLHP1的降温过程第79-80页
        5.2.5 充液率为 60%时CLHP1的降温过程第80-81页
        5.2.6 充液率为 62%时的降温过程第81-82页
    5.3 原因及分析第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毛细芯关键参数对CLHP性能的影响第84-95页
    6.1 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第84-85页
    6.2 氮化硅陶瓷毛细芯与镍粉毛细芯关键参数对比第85-87页
        6.2.1 孔径、孔隙率和通孔率第85页
        6.2.2 热导率和有效热导率第85-86页
        6.2.3 机械加工性能和装配第86-87页
    6.3 CLHP1A实验研究第87-89页
    6.4 氮化硅陶瓷对CLHP启动和降温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及分析第89-92页
        6.4.1 启动和降温失败第89-90页
        6.4.2 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第90-92页
    6.5 不凝性气体对CLHP2A性能的影响第92-94页
    6.6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8页
    7.1 本文主要内容回顾第95-96页
    7.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招标模式风险评价研究--以沈阳汽车城基础设施项目为例
下一篇:海州矿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