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

基于椭圆曲线无密钥托管问题的多接收者签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多接收者签密思想概述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本文的工作以及章节安排第18-21页
第二章 基础知识第21-33页
    2.1 数学基础知识第21-23页
        2.1.1 双线性对第21页
        2.1.2 椭圆曲线第21-22页
        2.1.3 有关困难问题及其假设第22-23页
    2.2 密码学基础知识第23-25页
        2.2.1 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密码体制第23-24页
        2.2.2 无证书的多接收者密码体制第24-25页
    2.3 多接收者签密算法模型第25-26页
        2.3.1 系统参数生成第25页
        2.3.2 密钥提取第25-26页
        2.3.3 匿名签密第26页
        2.3.4 解签密第26页
    2.4 安全特性及安全模型第26-32页
        2.4.1 常见的安全特性第26-27页
        2.4.2 安全模型第27页
        2.4.3 消息机密性安全模型第27-29页
        2.4.4 不可伪造性安全模型第29-30页
        2.4.5 接收者匿名性安全模型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高效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第33-51页
    3.1 算法构成第33-36页
        3.1.1 系统参数生成算法第33页
        3.1.2 密钥提取算法第33-34页
        3.1.3 匿名签密算法第34-36页
        3.1.4 解签密算法第36页
    3.2 方案的正确性及安全性分析第36-46页
        3.2.1 正确性分析第36-37页
        3.2.2 安全性分析第37-46页
    3.3 方案的效率与性能分析第46-50页
        3.3.1 效率分析第46-49页
        3.3.2 性能分析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4.1 工作总结第51页
    4.2 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非一致(h,k,μ,v)型二分性的时滞方程稳定流形的存在性及参数依赖性
下一篇:基于不同研究方法探讨间歇低氧条件下自噬加重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