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制盐工业论文--盐业副产品加工及利用论文--综合利用工艺论文--稀有元素及其盐类的制取论文

离子液体体系用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1.1 锂及锂盐的性质和应用第13-14页
    1.2 国内外锂资源分布简介第14-16页
    1.3 主要提锂技术第16-24页
        1.3.1 沉淀法第17-18页
        1.3.2 吸附法第18-19页
        1.3.3 锻烧浸取法第19-20页
        1.3.4 碳化法第20-21页
        1.3.5 膜分离法第21页
        1.3.6 溶剂萃取法第21-24页
    1.4 离子液体简介第24-26页
        1.4.1 离子液体定义及组成第24-25页
        1.4.2 离子液体的性质第25-26页
    1.5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方面的应用第26-30页
        1.5.1 有机污染物萃取第27页
        1.5.2 萃取燃料中含硫物质第27-28页
        1.5.3 从植物中提取天然产物第28页
        1.5.4 天然同系物的分离第28页
        1.5.5 萃取金属离子第28-30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0-33页
第二章 [C_nmim][PF_6]-TBP-C_2H_4Cl_2体系萃取锂的研究第33-55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3-35页
        2.1.1 实验试剂第33-34页
        2.1.2 实验仪器第34-35页
    2.2 实验方法第35-36页
        2.2.1 萃取方法第35页
        2.2.2 分析方法第35-36页
    2.3 萃取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36-40页
        2.3.1 水相酸度的影响第36-37页
        2.3.2 离子液体用量的影响第37-38页
        2.3.3 相比的影响第38-39页
        2.3.4 不同溶剂对萃取率的影响第39-40页
    2.4 洗涤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40-44页
        2.4.1 混合离子分离第40-41页
        2.4.2 稀盐酸溶液的洗涤效果第41-42页
        2.4.3 不同相比(LiCl+HCl)混合溶液的洗涤效果第42-43页
        2.4.4 不同浓度(LiCl+HCl)混合溶液的洗涤效果第43页
        2.4.5 洗涤次数的影响第43-44页
    2.5 反萃实验第44-45页
    2.6 [C_nmim][PF_6]-TBP-C_2H_4Cl_2体系萃取机理研究第45-53页
        2.6.1 紫外光谱分析第45-47页
        2.6.2 红外光谱分析第47-49页
        2.6.3 斜率法测定萃合比第49-50页
        2.6.4 萃取热力学研究第50-53页
    2.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三章 [C_nmim][NTf_2]-TBP-C_2H_4Cl_2体系萃取锂的研究第55-77页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5-57页
        3.1.1 实验试剂第55-56页
        3.1.2 实验仪器第56-57页
    3.2 萃取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57-63页
        3.2.1 水相酸度的影响第57-58页
        3.2.2 离子液体用量的影响第58-59页
        3.2.3 相比的影响第59-60页
        3.2.4 多级萃取实验第60-63页
    3.3 洗涤实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63-67页
        3.3.1 混合离子分离第63-64页
        3.3.2 稀盐酸溶液的洗涤效果第64-65页
        3.3.3 不同相比(LiCl+HCl)混合溶液的洗涤效果第65-66页
        3.3.4 不同浓度(LiCl+HCl)混合溶液的洗涤效果第66-67页
        3.3.5 洗涤次数的影响第67页
    3.4 反萃实验第67-68页
    3.5 [C_nmim][NTf_2]-TBP-C_2H_4Cl_2体系萃取机理研究第68-75页
        3.5.1 紫外光谱分析第68-69页
        3.5.2 斜率法测定萃合比第69-71页
        3.5.3 红外光谱分析第71-73页
        3.5.4 萃取热力学研究第73-75页
    3.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四章 响应面法优化[C_4mim][NTf_2]-TBP-C_2H_4Cl_2体系提锂工艺第77-85页
    4.1 BBD实验设计结果及模型分析第78-81页
    4.2 响应曲面分析第81-83页
    4.3 模型验证第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功能性离子液体体系萃取锂的研究第85-99页
    5.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86-87页
        5.1.1 实验试剂第86页
        5.1.2 实验仪器第86-87页
    5.2 FILs合成第87-8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8-96页
        5.3.1 水相酸度的影响第88-89页
        5.3.2 FILs与Li~+的萃合比第89-91页
        5.3.3 红外光谱分析第91-93页
        5.3.4 萃取热力学研究第93-95页
        5.3.5 反萃实验研究第95-96页
    5.4 本章小结第96-99页
第六章 离子液体萃取机理的理论研究第99-107页
    6.1 量子化学简介第99页
    6.2 密度泛函理论第99-101页
    6.3 离子液体阴阳离子间结合能第101-102页
    6.4 离子液体与Li~+形成化学键的键长第102页
    6.5 离子液体的局部离子化能(I_(s,min))第102-103页
    6.6 离子液体的电子密度差第103-105页
    6.7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第107-111页
    7.1 全文结论第107-109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09页
    7.3 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1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FD的高速三体船侧体构型优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健康影响和预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