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面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影响的个案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2.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书面反馈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2 国内外书面反馈研究 | 第15-20页 |
2.2.1 书面反馈的类型 | 第15-16页 |
2.2.2 书面反馈的功能 | 第16-17页 |
2.2.3 书面反馈之反馈 | 第17-18页 |
2.2.4 书面反馈的重点 | 第18-19页 |
2.2.5 书面反馈的优化 | 第19-20页 |
2.3 国内外教师书面反馈研究述评 | 第20页 |
2.4 书面反馈的研究趋势 | 第20-22页 |
3.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3.1 注意理论 | 第22-23页 |
3.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3页 |
3.3 输出假设理论 | 第23-24页 |
3.4 过程写作教学理论 | 第24-25页 |
4.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4.1 研究时间 | 第25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4.2.1 教师 | 第25页 |
4.2.2 学生 | 第25页 |
4.2.3 研究样本 | 第25-26页 |
4.3 研究问题 | 第26-27页 |
4.4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5.研究过程 | 第28-33页 |
5.1 H教师书面反馈类型分析 | 第28-29页 |
5.2 H教师书面反馈影响分析 | 第29-31页 |
5.2.1 整体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5.2.2 形式反馈影响分析 | 第30页 |
5.2.3 内容反馈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5.3 学生对H教师书面反馈之回应分析 | 第31-33页 |
5.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1-32页 |
5.3.2 调查问卷的收集 | 第32-33页 |
6.研究发现 | 第33-45页 |
6.1 H教师书面反馈类型 | 第33-35页 |
6.1.1 形式反馈与内容反馈 | 第33-34页 |
6.1.2 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 | 第34-35页 |
6.1.3 肯定性与中性、否定性评语 | 第35页 |
6.2 H教师书面反馈影响 | 第35-41页 |
6.2.1 整体影响 | 第35-37页 |
6.2.2 形式反馈的影响 | 第37-39页 |
6.2.3 内容反馈的影响 | 第39-41页 |
6.3 学生对H教师书面反馈的回应 | 第41-45页 |
6.3.1 多数学生肯定H教师书面反馈效果 | 第41-42页 |
6.3.2 不同水平学生对反馈的需求 | 第42-45页 |
6.3.2.1 高水平学生需要内容反馈和间接反馈 | 第42-43页 |
6.3.2.2 中低水平学生需要肯定性评语 | 第43页 |
6.3.2.3 低水平学生需要减少直接反馈 | 第43-45页 |
7.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45-5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7.2 研究启示 | 第45-48页 |
7.2.1 更加重视内容反馈 | 第45-46页 |
7.2.2 多提供具体的肯定性反馈 | 第46-47页 |
7.2.3 丰富书面反馈策略 | 第47-48页 |
7.2.4 保障教师书面反馈效果 | 第48页 |
7.3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