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中铁氧还蛋白基因fdⅠ和fdⅡ的克隆及其重金属抗性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1.1 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方法第14页
    1.2 生物氧化预处理第14-15页
    1.3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概述第15-19页
        1.3.1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电子传递系统第15-17页
        1.3.2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应用现状第17-19页
        1.3.3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技术难题第19页
    1.4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第19-20页
        1.4.1 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第19页
        1.4.2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第19-20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0-22页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页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理化性质研究第22-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1 样品采集地点第22-23页
        2.1.2 关键试剂和仪器第23页
        2.1.3 菌体的分离及鉴定第23-25页
        2.1.4 生理生化性质研究第25-26页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2.2.1 菌体的分离及鉴定第26-27页
        2.2.2 生理生化性质研究第27-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铁氧还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分子克隆第31-3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3.1.1 关键试剂和仪器第31页
        3.1.2 菌株与质粒第31-32页
        3.1.3 铁氧还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2页
        3.1.4 铁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第32-3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3.2.1 铁氧还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3-35页
        3.2.2 铁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铁氧还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过表达研究第37-45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4.1.1 关键试剂和仪器第37-38页
        4.1.2 菌株与质粒第38页
        4.1.3 表达菌株的转化第38页
        4.1.4 铁氧还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优化第38-39页
        4.1.5 蛋白质印记法验证铁氧还蛋白表达第39页
        4.1.6 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铁氧还蛋白第39-40页
        4.1.7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4.2.1 铁氧还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优化第40-43页
        4.2.2 蛋白质印记法验证铁氧还蛋白表达第43页
        4.2.3 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铁氧还蛋白第43-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重金属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和宿主菌体的影响第45-5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5.1.1 关键试剂和仪器第45页
        5.1.2 菌株与质粒第45页
        5.1.3 重金属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影响第45-46页
        5.1.4 重金属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第46页
        5.1.5 重金属胁迫前后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第46-47页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7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5.2.1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重金属耐受性的研究第47-48页
        5.2.2 重金属胁迫前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形态变化第48-49页
        5.2.3 重金属胁迫前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基因组变化第49-50页
        5.2.4 重金属胁迫前后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第50-51页
        5.2.5 重金属胁迫前后蛋白菌体生长情况分析第51-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气压波导基微波氧等离子体温度特性的发射光谱研究
下一篇:成都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