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铜催化炔基亚胺和重氮化合物的串联反应合成喹啉衍生物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23页
    1.1 喹啉类化合物的应用第7-10页
        1.1.1 医药方面第7-8页
        1.1.2 农药方面第8-9页
        1.1.3 化学助剂方面第9页
        1.1.4 染料方面第9页
        1.1.5 抗氧化剂方面第9-10页
        1.1.6 其他方面第10页
    1.2 喹啉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第10-14页
        1.2.1 碱性第10页
        1.2.2 亲核取代反应第10-11页
        1.2.3 亲电取代反应第11-12页
        1.2.4 自由基反应第12页
        1.2.5 氧化反应第12-13页
        1.2.6 氢化反应第13-14页
    1.3 喹啉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第14-18页
        1.3.0 Skraup合成法第14-15页
        1.3.1 Doebner-Von Miller合成法第15页
        1.3.2 Friedl?nder合成法第15页
        1.3.3 Pfitzinger合成法第15-16页
        1.3.4 Combes合成法第16页
        1.3.5 Conrad-Limpach合成法第16-17页
        1.3.6 Camps合成法第17页
        1.3.7 Niementowski合成法第17页
        1.3.8 周环合成法第17-18页
    1.4 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构建喹啉类化合物第18-21页
    1.5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21-23页
第2章 铜催化的串联反应合成多取代喹啉衍生物的研究第23-32页
    2.1 反应条件优化第23-26页
        2.1.1 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第23页
        2.1.2 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第23-24页
        2.1.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24-25页
        2.1.4 催化剂的量对反应的影响第25页
        2.1.5 重氮化合物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25-26页
    2.2 底物拓展第26-28页
        2.2.1 炔基亚胺的底物拓展第26-27页
        2.2.2 重氮化合物的底物拓展第27-28页
    2.3 机理推测第28-29页
    2.4 实验方法第29-31页
        2.4.1 炔基亚胺 1a-r的合成第29页
        2.4.2 重氮化合物的合成第29-31页
        2.4.3 喹啉产物的合成第31页
    2.5 课题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2-34页
    3.1 实验试剂第32-33页
    3.2 实验仪器第33-34页
第4章 产物的表征数据第34-81页
    4.1 产物的数据表征第34-48页
    4.2 产物的图谱数据第4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羧酸及吡啶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合成及结构调控
下一篇:社交焦虑髙中生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