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0-13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二、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与相关制度的辨析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 第13-18页 |
一、高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 | 第13-14页 |
二、国际人权保障新理念的驱动 | 第14-15页 |
三、传统成年监护制度存在弊端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8-23页 |
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6条的规定 | 第18-19页 |
二、《民法总则》及民法典各建议稿中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 第19-23页 |
第二节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适用情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一、缺乏意定监护合同的内容 | 第25页 |
二、意定监护程序性保障缺失 | 第25-26页 |
三、缺少意定监护监督制度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德日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立法经验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德国意定代理权制度 | 第28-31页 |
一、意定代理权的形式 | 第29-30页 |
二、意定代理权的内容 | 第30页 |
三、意定代理权的监督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日本任意监护制度 | 第31-34页 |
一、任意监护合同制度 | 第31-32页 |
二、任意监护登记制度 | 第32-33页 |
三、任意监护监督制度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德日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民法典编纂视野中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构建 | 第36-52页 |
第一节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立法体例 | 第36-40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立法体例的选择 | 第36-38页 |
二、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与我国相关法律的衔接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成年意定监护合同制度 | 第40-45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合同的主体 | 第40-43页 |
二、成年意定监护合同的订立 | 第43页 |
三、成年意定监护合同的生效 | 第43-44页 |
四、成年意定监护合同的终止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成年意定监护登记制度 | 第45-46页 |
一、登记机关 | 第45-46页 |
二、登记程序 | 第46页 |
三、登记事项 | 第46页 |
第四节 成年意定监护监督制度 | 第46-52页 |
一、私人监督 | 第47-48页 |
二、公权力机关监督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