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朱溪地区铜钨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及找矿靶区预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13-15页 |
| 1.3.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3-14页 |
| 1.3.2 前人工作基础 | 第14-15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1.5 工作安排与主要工作量 | 第16-18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5页 |
| 2.1 区域地层 | 第19-22页 |
| 2.2 区域构造 | 第22-23页 |
| 2.2.1 褶皱 | 第22页 |
| 2.2.2 断裂 | 第22-23页 |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23-24页 |
| 2.4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 第24-25页 |
| 3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33页 |
| 3.1 矿区地质 | 第25-27页 |
| 3.1.1 矿区地层 | 第25页 |
| 3.1.2 矿区构造 | 第25-26页 |
| 3.1.3 矿区岩浆岩 | 第26-27页 |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7-28页 |
| 3.2.1 矿体特征 | 第27页 |
| 3.2.2 矿石特征 | 第27-28页 |
| 3.2.3 围岩蚀变 | 第28页 |
| 3.3 成矿期次 | 第28-30页 |
| 3.4 成岩成矿时代 | 第30页 |
| 3.5 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 第30-32页 |
| 3.6 地质控矿信息 | 第32-33页 |
| 4 地球物理及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33-41页 |
| 4.1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第33-39页 |
| 4.1.1 物性参数测定 | 第33-36页 |
| 4.1.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第36-38页 |
| 4.1.3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第38-39页 |
| 4.2 勘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39-41页 |
| 4.2.1 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39页 |
| 4.2.2 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39-41页 |
| 5 遥感地质特征 | 第41-56页 |
| 5.1 遥感影像地质解译与蚀变信息提取概述 | 第41-43页 |
| 5.1.1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 第41页 |
| 5.1.2 遥感影像地质解译 | 第41-42页 |
| 5.1.3 遥感影像蚀变信息提取 | 第42-43页 |
| 5.2 朱溪地区遥感影像地质解译 | 第43-47页 |
| 5.2.1 岩石地层解译 | 第43-45页 |
| 5.2.2 侵入岩解释 | 第45-46页 |
| 5.2.3 断裂和环形构造解译 | 第46-47页 |
| 5.3 朱溪地区遥感影像蚀变信息提取 | 第47-56页 |
| 5.3.1 羟基异常的圈定 | 第47-51页 |
| 5.3.2 铁染异常的圈定 | 第51-56页 |
| 6 勘查模型及找矿靶区预测 | 第56-63页 |
| 6.1 矿床勘查模型 | 第56-59页 |
| 6.1.1 矿床勘查模型概述 | 第56页 |
| 6.1.2 找矿标志 | 第56-57页 |
| 6.1.3 朱溪地区矿床勘查模型 | 第57-59页 |
| 6.2 找矿靶区预测 | 第59-63页 |
| 6.2.1 朱溪—黄土坑找矿远景预测区(I) | 第59-61页 |
| 6.2.2 塘坞—塘岭找矿远景预测区(II) | 第61-63页 |
| 7 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