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抗铬毒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9页
   ·引言第11-13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述第13-15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优点第13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3-15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类型第15-18页
     ·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6-17页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7-18页
     ·其他类型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8页
   ·铬毒化机理及抗铬毒化阴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8-28页
     ·传统阴极材料第18-20页
     ·铬对阴极毒化的机理第20-22页
     ·抗铬毒化阴极研究现状第22-28页
   ·论文的研究思想和内容第28-31页
 参考文献第31-39页
第二章 LaNi0.6Fe0.403-δ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9-49页
   ·引言第39-40页
   ·LaNi_(0.6)Fe_(0.4)O_(3-δ)粉体制备第40页
   ·粉体性能表征第40-44页
     ·燃烧特性分析第40-42页
     ·晶体类型分析第42-43页
     ·颗粒分析第43-44页
   ·LaNi_(0.6)Fe_(0.4)O_(3-δ)与Sc0.1Z10.901.95匹配研究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三章 LaNi_(0.6)Fe_(0.4)O_(3-δ)/Sc_(0.1)Zr_(0.9)O_(1.95)/LaNi_(0.6)Fe_(0.4)O_(3-δ)δ对称电池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9-62页
   ·引言第49-50页
   ·电池制备及组装第50-52页
   ·电池性能表征第52-56页
     ·阴极形貌分析第52-53页
     ·阴极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3-56页
   ·铬对阴极性能影响第56-59页
     ·铬对阴极电化学性能影响第56-57页
     ·阴极界面分析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第四章 浸渍法合成LaNi_(0.6)Fe_(0.4)O_(3-δ)-Gd_(0.2)Ce_(0.8)0_(2-α)复合阴极材料及性能研究第62-78页
   ·引言第62-63页
   ·复合阴极制备和电池组装第63-64页
     ·浸渍法合成复合阴极第63-64页
     ·复合阴极性能表征及电池组装第64页
   ·复合阴极性能表征第64-70页
     ·复合阴极形貌分析第64-66页
     ·复合阴极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6-70页
   ·铬对复合阴极性能影响第70-74页
     ·铬对复合阴极电化学性能影响第70-72页
     ·复合阴极界面分析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总结第78-79页
   ·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薄、柔性、自支撑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下一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的动态建模、控制仿真及故障诊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