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2 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9-13页 |
1.3.1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 第9-10页 |
1.3.2 国内外轨道板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3 先张法轨道板生产线的发展方向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新CRTSIII型轨道板生产线生产工艺介绍 | 第15-26页 |
2.1 新CRTSIII型双向先张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生产线 | 第15-17页 |
2.2 新CRTSIII型双向先张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生产线生产工艺 | 第17-24页 |
2.2.1 模具检查清理及安装 | 第17-19页 |
2.2.2 钢筋加工、钢筋笼绑扎 | 第19页 |
2.2.3 钢筋骨架入模 | 第19-20页 |
2.2.4 张拉杆连接 | 第20-21页 |
2.2.5 钢筋绝缘电阻检测 | 第21-22页 |
2.2.6 预应力张拉 | 第22页 |
2.2.7 混凝土浇筑 | 第22-23页 |
2.2.8 预应力筋放张 | 第23-24页 |
2.2.9 脱模 | 第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新CRTSIII型轨道板生产线单体模具设计 | 第26-40页 |
3.1 新CRTSIII型轨道板生产线单体轨道板模具特点 | 第26-28页 |
3.2 生产线单体轨道板模具设计 | 第28-38页 |
3.2.1 底模的设计 | 第29-35页 |
3.2.2 侧模、端模的设计 | 第35-37页 |
3.2.3 振荡器与减震装置的设计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新CRTSⅢ型模具设计的可行性模拟分析 | 第40-56页 |
4.1 建立模具有限元模型 | 第40-42页 |
4.2 模型平衡反力杆张拉力计算 | 第42-43页 |
4.3 轨道板模具强度与刚度有限元分析 | 第43-54页 |
4.3.1 工况载荷的分类 | 第43-44页 |
4.3.2 载荷工况Ⅰ模具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49页 |
4.3.3 载荷工况II模具的有限元分析 | 第49-53页 |
4.3.4 载荷工况I与载荷工况II对比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新CRTSIII型轨道板生产线单体模具有限元静力分析 | 第56-71页 |
5.1 单体模具静力分析前处理 | 第56-57页 |
5.2 工作过程单体模具静力分析 | 第57-63页 |
5.2.1 工况载荷的分类 | 第57页 |
5.2.2 载荷工况Ⅰ模具的有限元分析 | 第57-60页 |
5.2.3 载荷工况II模具的有限元分析 | 第60-63页 |
5.3 特殊构件的静力分析 | 第63-69页 |
5.3.1 承轨槽的静力分析 | 第63-65页 |
5.3.2 预应力钢筋的静力分析 | 第65-67页 |
5.3.3 预应力反力杆套管的静力分析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