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9-1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2.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1页 |
2.1.2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1页 |
2.1.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第11-1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2.1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2-13页 |
2.2.2 统一制度理论 | 第13页 |
2.2.3 劳动力流动理论 | 第13-14页 |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14页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3章 威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 第18-23页 |
3.1 威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3.1.1 “老农保”实施阶段 | 第18-19页 |
3.1.2 “新农保”实施阶段 | 第19页 |
3.1.3 “城居保”实施阶段 | 第19页 |
3.1.4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阶段 | 第19-20页 |
3.2 威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3.2.1 基本原则 | 第20页 |
3.2.2 任务目标 | 第20页 |
3.2.3 参保对象 | 第20页 |
3.2.4 基金筹集 | 第20-21页 |
3.2.5 养老金待遇 | 第21页 |
3.2.6 与相关制度衔接办法 | 第21-23页 |
第4章 威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实证调查 | 第23-29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23页 |
4.1.1 调査目的 | 第23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4.2 实施状况 | 第23-29页 |
4.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4.2.2 目标群体参保状况 | 第25页 |
4.2.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状况 | 第25-28页 |
4.2.4 相关机构的经办能力状况 | 第28页 |
4.2.5 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状况 | 第28-29页 |
第5章 威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5.1 居民偏向选择较低缴费档次 | 第29页 |
5.2 政策宣传方式较单一,宣传内容不够具体 | 第29-30页 |
5.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衔接不合理 | 第30-31页 |
5.4 监管力度弱,相关机构经办能力不足 | 第31页 |
5.5 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存在困难 | 第31-32页 |
第6章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 第32-36页 |
6.1 推行梯度补贴制度,鼓励居民提高缴费档次 | 第32页 |
6.2 转变宣传方式,增强居民的参保意识 | 第32-33页 |
6.3 建立不同时期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细则 | 第33-34页 |
6.4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相关机构的经办能力 | 第34页 |
6.5 规范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标准 | 第34-3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