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一种类萌芽素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2章 类萌芽素蛋白第12-22页
    2.1 萌芽素和类萌芽素蛋白第12页
    2.2 植物王国的分布第12-15页
        2.2.1 单子叶植物中的类萌芽素蛋白第12-13页
        2.2.2 双叶子植物中的类萌芽素蛋白第13-14页
        2.2.3 裸子植物中的类萌芽素蛋白第14页
        2.2.4 苔藓植物中的类萌芽素蛋白第14-15页
        2.2.5 盐生植物中的类萌芽素蛋白第15页
    2.3 细胞/组织水平定位第15页
    2.4 细胞或亚细胞定位第15页
    2.5 萌芽素/类萌芽素表达第15-16页
    2.6 结构和系统发育第16-17页
    2.7 功能第17-20页
        2.7.1 草酸氧化酶活性第17-18页
        2.7.2 ADP-葡萄糖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活性第18页
        2.7.3 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第18-19页
        2.7.4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19-20页
    2.8 GLPs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第20页
    2.9 本章小节第20-22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22-30页
    3.1 OsRGLP1互补DNA的准备第22-23页
        3.1.1 克隆OsRGLP1的cDNA第22页
        3.1.2 制备电感受态细胞第22页
        3.1.3 用pTZ57R/ TOsRGLP1转化DH5α第22-23页
        3.1.4 确认转化第23页
        3.1.5 通过转化测序进行确认第23页
        3.1.6 表达载体的分离及转化第23页
    3.2 结构设计第23-24页
        3.2.1 重组载体转化DH5α第24页
        3.2.2 用重组载体转化农杆菌第24页
        3.2.3 EHA101的电穿孔第24页
        3.2.4 P1301上cDNA的方位第24页
    3.3 农杆菌介导烟草转化第24-25页
        3.3.1 农杆菌培养准备第24页
        3.3.2 叶片准备第24-25页
        3.3.3 共培养第25页
    3.4 再生转化第25页
        3.4.1 转化植物生根第25页
        3.4.2 对照植物第25页
    3.5 转化体的选择第25-26页
        3.5.1 基因组DNA提取第25-26页
        3.5.2 PCR扩增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DNA第26页
        3.5.3 转基因植物种子收集第26页
    3.6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第26-28页
        3.6.1 形态和转基因植株生长分析第26页
        3.6.2 T1种子的萌发率和分离分析第26页
        3.6.3 芽和根的长度第26页
        3.6.4 植物鲜重及干重第26-27页
        3.6.5 检测对照和转基因植物的过氧化氢第27页
        3.6.6 蛋白质含量第27页
        3.6.7 草酸氧化酶活性第27页
        3.6.8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27-28页
        3.6.9 通过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检测超氧化物第28页
    3.7 OsRGLP1启动子克隆及测序第28-29页
        3.7.1 OsRGLP1启动子序列分析第28-29页
    3.8 统计分析第29页
    3.9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结果和讨论第30-70页
    4.1 OsRGLP1 cDNA的克隆第30-33页
        4.1.1 转染E. coli用pTZ57R/TOsRGLP1载体第31-32页
        4.1.2 通过酶切和测序确认OsRGLP1序列第32-33页
    4.2 重组载体制备第33-39页
        4.2.1 构建设计第35-37页
        4.2.2 转化大肠杆菌的重组载体第37-38页
        4.2.3 用重组载体转化农杆菌第38-39页
    4.3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第39-42页
        4.3.1 用EHA101转化烟草的叶盘第39页
        4.3.2 筛选和转化体再生第39-40页
        4.3.3 转化植物的生根第40-41页
        4.3.4 转基因植物种子收集第41页
        4.3.5 野生植株第41-42页
    4.4 转基因植株的确认第42-43页
        4.4.1 转基因植物分子水平分析第43页
    4.5 功能分析第43-50页
        4.5.1 转化体的形态和生长分析第43-44页
        4.5.2 转基因植物的形态第44页
        4.5.3 转基因种子的形态学第44-45页
        4.5.4 T1种子萌发率和分离分析第45-47页
        4.5.5 茎叶和根系的长度第47-49页
        4.5.6 植物鲜重与干重第49-50页
    4.6 检测转基因植物中H2O2第50-52页
    4.7 草酸氧化酶活性第52-55页
    4.8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55-62页
        4.8.1 T0和T1烟草中的SOD活性第55-57页
        4.8.2 热量对SOD活性的影响第57-59页
        4.8.3 抑制剂对SOD活性的影响第59-61页
        4.8.4 通过NBT染色检测树叶中的超氧阴离子第61-62页
    4.9 OsRGLP1启动子的克隆和测序第62-68页
        4.9.1 OsRGLP1启动子序列分析第63-66页
        4.9.2 假定元件功能报告第66-68页
    4.10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2页
致谢第82-84页
个人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个新型苯环4-取代磺酰脲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下一篇:高速宽带光模块电磁干扰及热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