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变化 | 第16-22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 | 第16-18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16-18页 |
2.2 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 | 第18页 |
2.3 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变化 | 第18-21页 |
2.3.1 中央银行流动性的变化 | 第18-19页 |
2.3.2 市场流动性的变化 | 第19-20页 |
2.3.3 融资流动性的变化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化 | 第22-39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 | 第22-23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化 | 第23-34页 |
3.2.1 静态指标分析 | 第23-24页 |
3.2.2 动态指标分析 | 第24-26页 |
3.2.3 组成成分分析 | 第26-34页 |
3.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 第34-37页 |
3.3.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负债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以余额宝为例 | 第34-35页 |
3.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以P2P网贷为例 | 第35-36页 |
3.3.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日常管理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策 | 第39-50页 |
4.1 宏观层面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策 | 第39-41页 |
4.1.1 及时完善和修订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法律法规 | 第39页 |
4.1.2 改进存款准备金制度 | 第39-40页 |
4.1.3 落实存款保险制度 | 第40页 |
4.1.4 进一步严格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页 |
4.1.5 发展和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 第40-41页 |
4.2 微观层面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对策 | 第41-48页 |
4.2.1 加强存贷款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 第41-42页 |
4.2.2 健全流动性管理组织架构 | 第42-43页 |
4.2.3 全面、准确的识别和计量流动性风险 | 第43页 |
4.2.4 加强监测控制、实行限额管理 | 第43-44页 |
4.2.5 有效的资金头寸管理 | 第44-46页 |
4.2.6 定期及不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 | 第46-47页 |
4.2.7 分级别设置流动性风险预警及应急预案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1 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件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