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论文

微驱动系统的智能化及其应用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1 微小物体的运动第15-17页
    1.2 驱动力第17-26页
        1.2.1 物理驱动力第17-23页
        1.2.2 化学驱动力第23-26页
    1.3 智能材料与功能协同智能器件第26-28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28-31页
第二章 pH响应性仿生智能运动第31-43页
    2.1 前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试剂及仪器第32页
        2.2.2 功能协同智能器件的制备第32-34页
        2.2.3 功能性材料表面形貌、浸润性的表征第34-35页
        2.2.4 智能器件在Marangoni效应驱动下的运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考察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2.3.1 船体表面超疏水涂层表征第35-37页
        2.3.2 pH响应性超疏水-超亲水转变智能表面第37-39页
        2.3.3 pH响应性智能运动第39-41页
        2.3.4 运动的影响因素第41-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pH响应性开-停-开智能运动第43-57页
    3.1 前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7页
        3.2.1 试剂及仪器第44-45页
        3.2.2 功能协同智能器件的制备第45-46页
        3.2.3 功能性材料表面形貌、浸润性的表征第46-47页
        3.2.4 溶液pH对双氧水分解速率及运动速度的影响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3.1 船体表面超疏水涂层的减阻特性第47-48页
        3.3.2 pH响应性超疏水-超亲水可逆转变智能表面第48-49页
        3.3.3 微驱动器第49-53页
        3.3.4 功能协同智能器件的智能运动第53-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光响应性开-停-开智能运动第57-67页
    4.1 前言第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60页
        4.2.1 试剂及仪器第57-58页
        4.2.2 功能协同智能器件的制备第58-59页
        4.2.3 智能器件在Marangoni效应驱动下的运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考察第59-6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4.3.1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浓度第60-63页
        4.3.2 紫外光响应性开-停-开智能运动第63-65页
        4.3.3 智能器件运动方向的可控性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运动在宏观超分子组装中的应用第67-81页
    5.1 前言第67-68页
    5.2 实验部分第68-71页
        5.2.1 试剂及仪器第68-69页
        5.2.2 宏观构筑基元的制备第69-71页
        5.2.3 组装相互作用力的考察第7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5.3.1 水/空气界面上宏观构筑基元的有序组装第71-73页
        5.3.2 油/水界面上宏观构筑基元的有序组装第73-74页
        5.3.3 油/水界面上宏观构筑基元的亲水组装第74-76页
        5.3.4 通过分子识别稳定宏观组装体第76-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运动在能量转换中的应用第81-95页
    6.1 前言第81页
    6.2 实验部分第81-84页
        6.2.1 试剂及仪器第81-82页
        6.2.2 微发电机的制备第82-84页
        6.2.3 功能性材料表面形貌、浸润性的表征第84页
        6.2.4 反应前后溶液中双氧水浓度的测定第8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4-93页
        6.3.1 微发电机的运动及其发电过程第84-86页
        6.3.2 能源溶液的浓度对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第86-88页
        6.3.3 线圈匝数对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第88-90页
        6.3.4 双氧水驱动的持久性能量转换过程第90-93页
    6.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7-109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09-111页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作用面积对宏观超分子组装行为的调控
下一篇: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及其共聚物的合成和结晶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