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南宋中兴时期七绝发展态势与范成大的七绝创作 | 第13-22页 |
第一节 南渡至中兴时期各家的诗体选择 | 第13-16页 |
第二节 中兴时期七言绝句兴盛的原因探析 | 第16-19页 |
一、江山为助、取法自然 | 第16-17页 |
二、闲适生活的记录 | 第17-19页 |
第三节 范成大七绝创作与中兴诗坛风会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范成大七言绝句的师法渊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早年师法晚唐之清丽与俊逸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中年学习苏黄之议论与用典 | 第24-27页 |
一、师法苏轼之议论说理 | 第24-26页 |
二、取法黄庭坚之使事用典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晚年取法白居易之关心民瘼与平易浅切 | 第27-32页 |
一、对新乐府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 第28-29页 |
二、效法白居易之平易浅切 | 第29-32页 |
第三章 范成大七言绝句的形式与艺术特征 | 第32-44页 |
第一节 范成大七绝的形式特征——多用自注 | 第32-36页 |
一、自注的历史渊源 | 第32-33页 |
二、多用自注以弥补七绝体制缺陷 | 第33-36页 |
第二节 范成大七绝的艺术特征 | 第36-44页 |
一、七绝有小词风味 | 第36-40页 |
二、翻案之法与拗峭之风 | 第40-44页 |
第四章 范成大七言绝句的影响——以《四时田园杂兴》为中心的探讨 | 第44-54页 |
第一节 宋元:流传甚广,仿作甚夥 | 第44-47页 |
第二节 明代:书法带动评价,仿作初具规模 | 第47-50页 |
第三节 清代:确立在田园诗史上的典范地位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本人在校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