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30页 |
1 传统医学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 | 第12-18页 |
1.1 中医古籍中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描述 | 第12页 |
1.2 传统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5页 |
1.3 传统医学对于该病的辨证分型 | 第15-16页 |
1.4 传统医学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 | 第16-18页 |
1.5 结语 | 第18页 |
2 现代医学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 | 第18-27页 |
2.1 流行病学 | 第18-19页 |
2.2 病因及分类 | 第19页 |
2.3 发病机制 | 第19-21页 |
2.4 危险因素 | 第21-23页 |
2.5 诊断 | 第23-24页 |
2.6 治疗 | 第24-27页 |
2.7 小结 | 第27页 |
3 GGT与NAFLD的关系研究 | 第27-3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0-43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2.1 病例来源 | 第30页 |
2.2 诊断标准 | 第30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30-31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31页 |
2.5 中医辨证标准 | 第31-32页 |
3 观察项目及指标 | 第32页 |
3.1 一般指标 | 第32页 |
3.2 生化指标 | 第32页 |
3.3 中医证型 | 第32页 |
4 标本收集方法 | 第32页 |
4.1 生化指标 | 第32页 |
4.2 一般指标及中医症候资料 | 第32页 |
5 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6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7 结果 | 第33-43页 |
7.1 NAFLD患者的年龄、性别情况 | 第33-34页 |
7.2 NAFLD患者的性别与BMI分布情况 | 第34页 |
7.3 NAFLD患者血压与性别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7.4 NAFLD患者肝功能指标 | 第35页 |
7.5 NAFLD患者血脂、血糖、尿酸情况 | 第35-36页 |
7.6 NAFL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36页 |
7.7 NAFLD患者生化指标和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36-38页 |
7.8 GGT组分GGT2、GGT3、GGT6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38-39页 |
7.9 结果 | 第39-40页 |
7.10 讨论 | 第40-43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论 | 第43-4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