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中国经济思想论文--现代论文

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1949-1966年)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9-17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来源第17-25页
    (一) 李富春经济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第17-20页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基础第20-23页
    (三) 李富春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有益成分第23-25页
三、建国后至文革前李富春经济思想(1949-1966年)第25-43页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李富春经济思想(1949-1952年)第25-29页
        1. 收支平衡的财政经济思想第25-26页
        2. 工业协调发展的思想第26-27页
        3. 计划经济与核算制度第27-28页
        4. 民主管理企业的思想第28-29页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李富春经济思想(1953-1957年)第29-34页
        1. 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29-30页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30-31页
        3. 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第31-32页
        4. 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思想第32-34页
    (三) “大跃进”时期李富春经济思想(1958-1960年)第34-38页
        1. 在“多、快、好”的基础上提出“省”的思想第34-35页
        2. 积累和消费比例协调思想第35-36页
        3. 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第36-37页
        4. “整顿、巩固、提高”六字方针的提出第37-38页
    (四)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李富春经济思想(1961-1966年)第38-43页
        1. 综合平衡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第39-40页
        2. 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第40-41页
        3. 三线建设中因地制宜的思想第41-43页
四、建国后至文革前李富春经济思想述评第43-55页
    (一)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第43-46页
        1. 李富春经济思想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推动作用第43-44页
        2. “整顿、巩固、提高”六字方针和“省”的思想为减轻“大跃进”对中国经济的伤害第44-45页
        3. 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第45-46页
        4. 弘扬了“实事求是”和“勤俭节约”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第46页
    (二)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历史局限第46-48页
        1. 部分经济思想论述存在一定的偏差第47页
        2. “大跃进”时期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第47-48页
    (三) 李富春经济思想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和教训第48-55页
        1. 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第48-50页
        2. 突出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第50-51页
        3.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制定经济方针第51-52页
        4. 保持国民经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协调第52-53页
        5. 运用勤俭节约的思想指导经济建设第53-55页
五、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正时期小川未明文学中的“童心主义”--以《红蜡烛与美人鱼》为中心
下一篇: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观察电针结合耳压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研究